-
2017年中國染料行業整體格局分析
2017/5/19 10:23: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染料一般分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合成染料分為分散、酸性、堿性、直接、活性、硫化、還原及其他染料。其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產量占比最大,分散染料常用于在聚酯纖維(滌綸)上染色和印花,活性染料則主要用于棉纖維及其紡織品上。各類染料的應用范圍數據染料一般分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合成染料分為分散、酸性、堿性、直接、活性、硫化、還原及其他染料。其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產量占比最大,分散染料常用于在聚酯纖維(滌綸)上染色和印花,活性染料則主要用于棉纖維及其紡織品上。
各類染料的應用范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染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生產量已經占到全球產量的 60-70%,2015 年染料總產量已經達到 92.2 萬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國和貿易國。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 2015年染料總產量中分別占據 48.29%和 28.08%。
2015 年我國主要染料種類的產量占比(單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染料制造業的上游行業為石油化工、基礎化工和煤化工行業,染料主要原料為苯、萘、蒽、雜環類以及無機酸堿等化學用品,下游行業為紡織行業中的印染行業。
染料行業的產業鏈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國內染料行業正在進入成熟期
我國染料行業在本世紀初經過迅速成長后,近年全國染料總產量和消費量不再有大幅度成長,根據數據,2015 年全國染料的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 92.2 萬噸和 70 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 0.55%和 3.34%,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增速下降的趨勢。根據統計,目前全國染料統計產能約為 133 萬噸,產能已經過剩。下游印染布的產量更是在 2010 年之后沒有出現明顯增長,2015 年全國印染布產量大約為 500 億米,同比預計下降 7%,印染行業對染料的需求較為穩定。根據行業發展的自身規律,行業周期一般可以劃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從染料及下游行業增速的放緩表現來看,表明國內染料需求已經基本飽和,行業正在進入成熟期。
全國染料產量及同比增速(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染料表觀消費量及同比增速(單位:萬噸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印染布產量及同比增速(單位:億米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環保監管對染料和印染行業的影響各有不同
印染行業同樣是環保部門重點監控的行業,印染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量很大,目前我國平均每染 100 米布會產生 4-5 噸廢水,排放的廢水污染嚴重、處理難度高,并且廢水回用率很低,只有 7%(紡織行業整體為 10%)。環保部門通過印染企業入園和限制排污指標等措施來嚴格管理企業的排污情況,同時企業也同改進生產工藝和使用環保型染料來降低生產排污量。在環保部門的有效監管下,印染行業成為整個染料-印染-紡織行業鏈上的關鍵節點。一方面由于達不到排污標準的企業逐漸退出市場,另一方面由于下游服裝廠對印染布的剛性需求,印染企業的整體毛利率不斷上升。全國化纖織物和棉染整精加工行業的營業毛利率從 2012 年以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
全國化纖織物和棉印染精加工行業的營業毛利率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于染料費用一般占到印染布生產成本的 15%左右,而面料成本一般占成衣服裝(以襯衣為例)的 55%左右,綜合下來看染料成本僅占成衣成本的 8%左右。 通常平均印染 1公斤布僅需染料 20克,染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很容易向下游傳導。因此隨著印染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已經為染料行業留下充分的盈利空間。
印染布的成本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服裝(以襯衣為例)的成本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染料行業已經形成產能過剩、增長放緩、下游需求穩定以及潛在盈利空間大的局面,能夠決定行業盈利能力的關鍵點就在于行業集中程度。在市場充分競爭的階段,企業為了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必然會以犧牲產品毛利率為代價,當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后,行業巨頭之間又會形成一定的默契度,將產品的毛利率提升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國內企業主要生產的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目前就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通過對比,可以找到更合理準確的投資機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