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汽車電子基本概述及前裝市場分析
2017/5/10 10:2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汽車電子產業內涵豐富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應用,可以分為車體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汽車電子系統。目前,電子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以及音響、通訊、導航等方面,顯著提高了車輛一、汽車電子產業內涵豐富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應用,可以分為車體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汽車電子系統。目前,電子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以及音響、通訊、導航等方面,顯著提高了車輛的綜合性能,使汽車從代步工具成為同時具有交通、娛樂、辦公和通訊多種功能的綜合平臺。
汽車電子主要構成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汽車電子分類及產業鏈
按照對汽車行駛性能作用的影響劃分,可以把汽車電子產品歸納為兩大類:車體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子系統。
車體電子控制系統:與車上機械系統配合使用,即“機電結合”的汽車電子裝臵,主要應用在發動機及底盤;包括動力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以及車身電子系統。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化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轉向系統等。
車載電子系統:指在汽車環境下能夠獨立使用的電子裝臵,它和汽車本身的行駛性能并無直接關系。主要包括了汽車信息系統(如行車電腦)、衛星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影音娛樂系統、車載通訊系統等。
汽車車體電控技術發展階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汽車電子總體分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汽車電子產業鏈主要由三個層級構成:上游為電子元器件,中游為系統集成商,下游為整車制造廠,其中上游元器件提供商又可以分為 Tier 2 元件供應商及 Tier 3 后段廠。相對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對于安全性要求高,行業具有 TS 16969、ISO 26262、AEC Q100 等多種認證標準,認證周期較長,廠商進入整車廠配套體系大概需要 2~3 年的認證周期。目前汽車電子產業鏈主要掌握在國外幾個大廠手中,行業集中度較高。
汽車電子未來發展方向展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國內汽車市場需求領跑全球,汽車電子下游需求強勁
近年來,世界汽車總銷量整體呈現緩慢增長態勢。根據統計,2016 年全球乘用車銷量 6946.44 萬輛,同比增長 4.75%。其中,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中高檔車輛銷售占比較高,但總體銷量平穩。美國日本市場在 2015 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歐洲 2015 年總體乘用車銷量小幅回升,但總量仍小于 2011 年水平。與全球汽車市場緩慢增長不同,國內汽車市場增長迅速,消費者需求旺盛,成為全球汽車市場最為強勁的增長引擎。2016 年,國內乘用車銷售累計 2429.22 萬輛,同比增速達 15.08%,而同一時期全球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只有 4.75%。我們判斷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以及乘用車在二三線城市的進一步滲透,國內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中高行業增速,為汽車電子市場提供強勁需求動力。
2005~2016 年全球乘用車銷量(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5 年歐美日乘用車市場銷量(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國內汽車保有量仍處于較低水平。2015 年國內人均汽車保有量為 125 輛/千人,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均汽車保有量均在 500 輛/千人以上。可見國內汽車市場雖然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人均汽車保有量顯著提高,但仍處于較低水平,市場還遠未達到增速拐點。根據相關產業調研,國內汽車產業增速拐點應該在保有量達到 4 億輛時,而 2015 年國內汽車保有量僅為 1.72 億輛。由此可見,國內汽車市場仍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中高速成長。根據預測,未來五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仍將保持 7%的增速。
2015 年人均汽車保有量統計(輛/ 千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5~2016 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統計( 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雖然國內汽車市場仍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仍處于中高速成長階段并將在未來五年內內保持這一趨勢;(2)消費及產業升級將進一步提振汽車行業需求。下游整車市場為汽車電子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發展動力,國內汽車電子市場有望迎來快速成長。
2011~2020 年國內總體乘用車市場銷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國產品牌迅速崛起,為國內汽車電子廠商提供超車機會
國內整車品牌在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后,在緊湊車型領域已經體現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根據2015 年地區乘用車銷量增幅的統計,可以看到目前二三線城市已經成為國內新增乘用車的主要驅動力。國產品牌由于較高性價比在二三線城市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根據統計,2015 年乘用車市場國產品牌占比已達 37%,2020 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53%。國產品牌在乘用車市場迅速崛起。
相對于國外整車廠商,國內整車廠對于國內汽車電子廠商接受度更高,很多國內汽車電子廠商已經是國內汽車品牌供應商。認為國內品牌整車廠崛起將為國內汽車電子廠商提供良好的彎道超市機遇,產業鏈相關廠商有望走通從后裝到前裝市場,從 Tier2 到 Tier1 供應商的發展道路。
2014~2016 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品牌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年分城市乘用車銷量增幅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