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鈷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市場供需預測
2017/2/17 10:21:36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全球鈷礦產量(金屬當量)為9.81萬噸,如圖12 所示,與2014年的9.55萬噸基本持平,增長速度放緩,主要因為全球并未有明顯的新增產能出現(xiàn),2016年嘉能可通過技改提升了部分產量,但其他礦企產量或持平或有減產,預計2016年全2015年全球鈷礦產量(金屬當量)為9.81萬噸,如圖12 所示,與2014年的9.55萬噸基本持平,增長速度放緩,主要因為全球并未有明顯的新增產能出現(xiàn),2016年嘉能可通過技改提升了部分產量,但其他礦企產量或持平或有減產,預計2016年全球產量相對2015年也變化不大。
全球歷年鈷精礦產量情況(金屬當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前六大鈷生產商合計產量在全球的占比已超過60%,其中,嘉能可為全球第一大鈷生產商,占全球總產量的20%~30%,隨后依次為自由港(銅鈷礦被洛陽鉬業(yè)收購)、諾里爾斯克鎳業(yè)以及盧本巴希集團(GTL),前四大生產商產量占比達到一半,形成全球第一梯隊,另外,國內的金川集團和華友鈷業(yè)的產量也居前,形成國內第一梯隊。
需求方面,全球2016年鈷消費量約9.5萬噸,相較于2015年9.28萬噸消耗量增長2.37%,略低于預期,其中, 電池行業(yè)鈷消費量為4.95萬噸,占比52.1%,消耗量同比大幅增長20.73%,主要系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fā)帶動,如圖13 所示;國內2016年鈷消費量約4.6萬噸,同比增長3.37%,終端消費仍以電池為主,占比76.6%,消耗量同比增長8.47%。
2016年全球鈷消耗量分布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國內鈷消耗量分布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供需理論中,需求決定長期趨勢,供給則決定短期波動。需求方面,以國內市場為主,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于2017年1 月1 日開始執(zhí)行,為了獲得高檔補貼車廠將盡可能要求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三元路線將是未來趨勢;我們預計2017年銷量有望達到70~75萬輛,同比增長40%~50%,下游將對原材料需求有明顯拉動。供給方面,剛果(金)礦業(yè)部和礦業(yè)商會于2016年12 月30 日正式簽署發(fā)布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出口禁令,該禁令已于2017年1 月1 日生效,旨在鼓勵礦商在剛果(金)國內進行精煉加工,此舉可能短期影響全球鈷精礦的供給。新能源汽車用三元電池對鈷的需求將是未來的爆發(fā)點。我們預計,全球2020年新能源汽車三元電池對鈷需求將達到3.56萬噸金屬當量,相比2015年增長10 倍,整個鈷的需求量將達到15萬噸左右。我們認為,2017年動力三元電池用鈷金屬占比有望超過10%,屆時將對整個鈷的供需平衡起到關鍵作用,并對鈷的價格產生重要影響。鈷比鋰的稀缺性更強。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6年發(fā)布的數據,全球已探明陸地鈷資源量約為2500萬噸,儲量約為710萬噸,約有一半集中在剛果(金),而中國的鈷資源極為匱乏,目前儲量僅為8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1.1%。我們認為鈷的稀缺性強于鋰,若按2015年鈷需求量計算,全球陸地鈷資源儲量僅能維持70 多年供應,若長期按2020年鈷需求測算值計算,僅能維持40年供應,相比鋰來說更加緊缺。
據Wind 顯示,MB 鈷價從最低的10.1 美元/磅漲至15.8 美元/磅,漲幅達到56%,金屬鈷則從最低的19.5萬元/噸漲至30萬元/噸,漲幅達到54%。我們認為,2017年鈷需求持續(xù)增長,供給或將收縮,供需明顯緊張,我們仍然堅定看好鈷價繼續(xù)上漲,鈷將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中量價齊升最為確定的環(huán)節(ji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朝日唯品,讓有機被感知
- 解鎖巴黎購物新地圖:探秘十二余個小眾寶藏品牌
- Logo已過時!這10個“隱形富豪”摯愛的小眾奢侈品牌,正重寫游戲規(guī)則
- 用溫度對抗工業(yè):十大小眾歐洲奢侈品牌重塑奢華新定義
- Symbolic Production LIMITED—— 香港視覺特效領域的匠心先鋒
- “工廠游”“光影游”“高鐵游”持續(xù)升溫 新熱點新體驗燃動夏日經濟新引擎
- Gdvin Gsell古帝汶格塞:當巴黎匠魂邂逅東方意蘊,奢藝新章自此開篇
- 全面提升門店零售能力備戰(zhàn)行業(yè)旺季,愛瑪全場景化產品銷售實戰(zhàn)特訓營“深耕店效 賦能新生”
- 我國入境游持續(xù)升溫
- AICon北京2025:騰訊云聯(lián)合Gartner發(fā)布 Data+AI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