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互聯網物流三大模式分析:都有優勢與好處?
2015/9/1 17:1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隨著打車軟件的成功,2014年開始,在巨大行業前景以及資本的熱捧下,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與傳統物流公司開始觸網,紛紛進入互聯網物流市場,互聯網物流行業也快速崛起隨著打車軟件的成功,2014年開始,在巨大行業前景以及資本的熱捧下,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與傳統物流公司開始觸網,紛紛進入互聯網物流市場,互聯網物流行業也快速崛起并成為行業熱點。經過近年的行業摸索,目前形成了三大互聯網物流模式。
一是信息平臺服務模式。
該模式移植了打車軟件的模式,實現貨車司機與貨源的實時、高效的直接對接,代表企業如羅計物流、運滿滿等。在該模式上,羅計物流面向貨主和車主推出了兩款不同的軟件:羅計找車、羅計找貨。貨車司機打開羅計找貨,點擊貨源一覽,就能看到貨源地理位置、貨物類型、重量、發貨時間、車輛需求,車主可根據要求對接發貨方。
該物流模式,具有明顯優勢與好處:一是打破了傳統物流信息不對稱的劣勢。通過整合線下運力與線上發貨需求,運營方能夠將全國貨源信息與車源信息實現互聯互通,迫切解決了中國物流行業互聯互通的關鍵問題與痛點。二是提高了物流運行效率,通過信息的匹配,極大節約了發貨方的時間成本、提高了企業運轉效率,同時也使司機更容易找到返程貨源,降低了司機的成本、提高了收入。三是更容易以此為切入點,建立未來物流生態圈。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物流市場龐大,涵蓋運輸、倉儲、貨代、信息、金融、保險、車后市場等多個業務內容,平臺運營類企業更容易促成該生態圈的盡快建立。
二是技術平臺模式。
該模式主要面向企業提供TMS技術服務及相關配套增值服務。以oTMS為例,其以軟件為主導,是行業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基于系統改造傳統的運輸交接方式,通過SaaS平臺+移動App的模式將企業運輸環節中的各相關方,包括貨主、第三方物流公司、專線運輸公司、司機和收貨方等匯聚在一個平臺上并彼此互聯,通過信息的同步完成各方協同。
該模式下,用戶一旦使用該管理系統就很難轉化至其他系統或平臺,用戶粘性相對較高。從企業端入手,貨源也有所保障。但通過某一軟件或系統改變現有業務流程,相當于改變用戶的工作習慣,過程相對緩慢。該服務對于中小型企業適用,對于大型公司,該模型無法滿足其端口需求。
三是信息交易平臺模式。
該模式是信息平臺的衍生模式,當貨主與車主信息進行匹配后,下一步雙方動作就是交易。由于整車交易價格過高以及信用評價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該模式主要在同城貨運、快遞、以及零擔貨運應用較廣。比如,羅計物流運立方的貨主可以通過該軟件對物流平臺品牌物流商運費進行比價,實現網絡下單、線上支付、線下提貨或貨到付款等多種服務。
該服務實現了貨運線上業務的所有閉環,之前的模式在線上交易環節都遭遇到了各種困難而實施緩慢,該模式可以實現互聯網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