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自提柜”的國內生態現狀及分析
2015/6/18 8:33: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去年“嘿客”,今年“豐巢”,做人低調,做事高調順風老板王衛再次成為行業焦點:“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聯合發布公告,共同投資5億元創去年“嘿客”,今年“豐巢”,做人低調,做事高調順風老板王衛再次成為行業焦點:“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聯合發布公告,共同投資5億元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以提供智能化、平臺化的快遞收寄交互業務”。
“嘿客”之后一度沉寂的電商、物流行業“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的末端物流、社區O2O戰場硝煙再起。
自提柜作為國外發達國家郵件自助存取的“標配”,在國內的發展似乎并不那么順利,究其原因:首先是國情不同,其次是行業生態環境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區生活類O2O的發展,市場對其功能似乎又有了新的定義與期盼。
曾經關注并整理了一些關于“自提柜”信息與思考,只因這個“柜子”太過“糾結”,本計劃永久收藏,現借順風之巢“豐巢”(怎么念都是順風系的),拿出來,供大家分享。
一、“一個柜子”
自2012年以來,自提柜已經陸續出現在一些大學、地鐵、小區和便利店,但總體發展緩慢,今天我們試圖來回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自提柜又稱自助提貨柜、智能提貨柜、智能快遞存儲柜、智能快遞箱等等。相信有些人在網購時已經有過使用。由于它集成了物聯網、智能識別、動態密碼、無線通訊等技術,能夠實現快遞郵件的智能化集中存取、指定地點存取、24小時存取、遠程監控和信息發布等功能,目的在于改善快遞的投送效率及用戶郵件的存取體驗。
同時,由于自提柜在網購的終端環節實現了與消費者線上與線下的對接,所以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本地生活O2O快速發展的今天,自提柜在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同時時,更被賦予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國外經驗
在國外,自助快遞站建設已有10多年歷史,從其成熟市場經驗來看,自提柜進社區肯定是以后的趨勢。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開始應用,但由誰來建則各有不同。
在日本,每棟樓宇都有一個標準的配置用來收發快遞,主要是政府投資安裝,操作十分簡單,現的是公益屬性;
德國敦豪快遞服務公司(DHL)相當于德國郵政系統的國企,旗下莆田國際快遞自動化包裹郵寄站(Packstation)已覆蓋德國90%總人口,并成為一些新建小區的基本配套。系統不單獨收費,因鋪設量足夠大,其運營收入足以收回投入和維護成本,目前已向境外拓展。
最近五六年,歐洲各國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也開展自助包裹密碼箱系統建設;
在美國,自助提貨柜相當普遍,亞馬遜的“Amazonlocker”通常安置于雜貨店、24小時便利店和藥店,消費者可三日內取貨;
2012年底谷歌收購的創業公司Bufferbox儲物柜更是對國內自提柜的投資與開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收益模式與市場前景
快遞市場:有人對自提柜相關收益做過測算: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1億件,同比增長61%;業務收入累計超過1400億元?爝f行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價格不低于3元/單,2013年快遞最后一公里配送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273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