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全球糖業供需情況分析
2015/4/22 8:33: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1年以來,全球糖業步入增產周期,食糖價格持續走低,但近兩年食糖供應的過剩量逐步收窄,根據USDA數據,2014/2015榨季產量相對消費量預計將過剩142011年以來,全球糖業步入增產周期,食糖價格持續走低,但近兩年食糖供應的過剩量逐步收窄,根據USDA數據,2014/2015榨季產量相對消費量預計將過剩1462千噸,相比2012/2013榨季的12832千噸已大幅收窄。根據最新的國際糖業組織(ISO)估計,2014/15年度全球糖市場供給過剩62萬噸,產量增長0.8%,由上年度的1.71億噸達到1.72億噸,消費量增長1.8%,從1.684提升至1.715億噸,過剩量大幅低于上年度的363萬噸。同時,預測2015/16年度時,糖市將出現供應短缺。主要理由是:1)歐盟的產糖量將會有大幅減少。2)巴西提高終端汽油消費稅,同時政府批準自2月15日起汽油中乙醇摻混比例從目前的25%提升至27%的歷史最高水平。3)國際糖價連續低迷,已經沒有新增產能。另一家分析機構KINGSMAN預計15/16榨季全球產不足需525萬噸。國際糖業進入減產周期,糖價有望逐步步入景氣周期。
目前,全球前5大產糖國(組織)分別為巴西、印度、歐盟27國、中國和泰國,產量之和占國際食糖產量比例為60.57%,其中巴西為第一大產糖國,占比達21.60%;出口量方面,世界前5大出口國為巴西、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墨西哥,出口量之和占比達73.90%,其中巴西一國就占據45.62%。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甘蔗種植國,在巴西各個地區基本都有甘蔗出產,但由于中南部氣候條件更加優越,甘蔗和蔗糖產量都占全國的90%左右,尤其是東南部的圣保羅州,蔗糖產量占比達到60%。由于巴西食糖產量和出口量都在國際市場占據較大比例,可見其國內糖價對國際糖價的影響將十分巨大。
巴西國內所產甘蔗50%~60%用于生產乙醇汽油,其他用于蔗糖生產,所以乙醇和汽油價格政策的變化將對其國內蔗糖產量形成直接影響。此前,巴西國內規定汽油中乙醇的最高摻混比例為25%,從2015年2月15日起,該比例上調至27%,再加上巴西國內從2015年2月1日起恢復對汽油和柴油分別征收0.22雷亞爾/公升和0.15雷亞爾/公升的消費稅,預示著對乙醇的需求將會加大,在此政策影響下,巴西國內甘蔗商將會更傾向于生產乙醇,預計下一榨季巴西用于榨糖的甘蔗比例將繼續減少,利于國際糖價回升。
印度是世界食糖第二大生產國和第四大出口國,在第一大國巴西持續減產的情況下,印度2014/2015榨季卻預計將大幅增產,根據最近印度糖加工商協會的數據,由于馬邦西部和卡納塔克邦南部增產,本榨季印度食糖產量有望達2600萬噸,高于此前預估4%。
泰國為世界第五大食糖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所以泰國食糖產量對國際貿易市場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2013/2014榨季,泰國食糖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33萬噸,預計2014/2015榨季將降為1020萬噸。
在泰國政府計劃中,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替代能源需求,未來泰國將繼續增加甘蔗種植面積,并鼓勵大米農戶轉為種植甘蔗,到2026年,種植面積將從目前的160萬公頃增至260萬公頃,年產甘蔗1.82億噸,糖產量將增至2036萬噸,其中1680萬噸用于出口,356萬噸用于國內需求。在政策的持續鼓勵下,預計泰國產糖量和出口量都將不斷增加,將對國際糖價形成沖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