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4G品牌搶灘校園市場 信息服務主導營銷模式變革
2014/9/11 20:51: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運營商4G品牌搶灘校園市場 信息服務主導營銷模式變革一如既往,校園市場在運營商的堅守和突圍中革新著,4G成為今秋新的主角。綜觀而言,中移動放棄動感地帶推廣和4G,強調個性化套餐,有如北京移動針對90后高校學生推出全新4G校園套餐以及一系列優惠活動、特權業務;中聯通重點推廣4G自由組合套餐和3G/4G一體化套餐,有如聯通舉辦“沃音樂”校園歌手爭霸賽,聯手音樂類OTT企業發力校園市場,廣東聯通推出9元包300M省內流量體驗卡,欲以低資費低門檻吸引學生轉化為4G用戶;中電信則打造4G個性化套餐,主打流量牌,有如上海電信通過特惠的資費及業務來吸引學生用戶,還與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向新入網的校園用戶贈送京東、騰訊紅包……各地縮影體現全國特色。在這背后,潛力巨大的校園市場依然深得運營商心,以流量經營為主要內容的營銷模式正在改變以往的“三板斧”模式,信息服務越發成為運營商的新競爭法寶。
校園競爭4G首開戰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我國高校在校生達2536多萬人,對企業來說,這依舊是個深具潛力的巨大市場。因此盡管一再受詬病,校園市場也從未冷清過。2014年高校迎新是4G發牌后運營商首個大規模校園大戰,運營商一改往日價格廝殺,3G品牌讓位于4G品牌,成為本次開學季最大特色。
中移動“斷臂求生”,放棄動感地帶推廣“和4G”。曾幾何時,在知名的校園品牌動感地帶的鼎盛時期,中移動一度以強大的資金優勢和成本攻勢,靠攔截、搶人、送禮的霸氣方式,占據了95%的校園市場。持續10多年后的現如今,在動感地帶品牌突然“死亡”的詫異下,在營銷費用下降的政策制約下,在不準送實物禮品的規定約束下,北京移動今年準備的號卡全部為4G USIM卡,對新生進行免費贈送;推出近百款4G手機,學生在校園活動期間可享受購機優惠。廣東移動則推出了更為兇猛的流量促銷——“3G網聊卡升級版”套餐,默認資費為19元,套餐包含的流量達1.7GB。“今年開學沒有動感地帶的自行車了,只有38元的學生4G套餐”。一個改變,一句玩笑,反映出中移動校園市場競爭的新策略。
中電信積極創新,推出4G個性化套餐,強調自由組合。有家長對媒體表示,“中國電信的天翼4G套餐,可以說是最實惠的,如4G純流量云卡,月基本費49元,包含市內流量2GB,門檻最低,尤其適合年輕學生群,他們經濟能力尚無法承受高昂的資費,但同時對流量需求又比較大。”而在4G混合試驗網城市擴容與本輪校園市場競爭展開時間重合的當下,據透露,中國電信將推出一款極具個性化的專享實惠套餐,用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場景變更,對流量、語音、短信的數量進行DIY組合,隨時更改自己套餐中的內容而不設任何檔位限制。分析認為,這對于學生用戶而言或既能滿足其高性價比需求,又符合其個性化要求。
中聯通在推廣3G/4G一體化資費同時,更多地利用流量等可控成本來做文章。4G/3G全能套餐和全享套餐一大特色就是不受網絡限制,3G和4G用戶均可辦理。據媒體報道,中國聯通還在流量經營方面推陳出新:將在全國4000所高校推出“共享流量”,即聚焦11款互聯網應用共享1G流量。
折射電信業發展新變化
沒有實物禮品,有的是虛擬流量;少見不擇手段的惡性競爭,更多是各具特色的4G競爭。運營商正在以“換量”的方式,吸引學生群體將用戶最大化,欲獲得4G校園首戰告捷。現象變化的背后還有實質的變革——營銷方式創新成為電信運營商搶占校園市場的必修課,折射電信業發展新內涵。
其一,品牌統一化。這里以3G時代作為分水嶺:2G至3G時代,用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通話資費、漫游、短信等,運營商大體可以以此區分用戶群體。以低資費為特征的動感地帶因而異軍突起,成為一代高校學生心中永恒的記憶;3G到4G時代,語音資費貶值,原有品牌區隔模糊。隨著中移動放棄動感地帶,三大運營商4G時代都助推統一品牌。中移動以“和”為主: 2014年開始推出主品牌“和”,并以此為基礎推出一系列細分品牌,比如“和游戲”、“和錢包”、“和教育”;中國電信天翼4G整體上繼續沿用了3G品牌天翼的特征;聯通沃4G也延續沃的品牌涵義推廣4G商用。
其二,數據業務個性化。數據業務的多元化使得不同客戶的不同特點作為品牌劃分的依據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用戶的需求更加個性化。這也促使運營商深挖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具價值的數據服務。個性化需求體現在產品類型上——上海電信通過特惠的資費及業務來吸引學生用戶,還與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向新入網的校園用戶贈送京東、騰訊紅包;中國移動在北京郵電大學的“NFC校園一卡通”通過將校園卡功能植入NFC手機中,擴展了校園卡的應用場景。個性化需求還體現在套餐形式上——中國聯通推出的自由組合套餐只在網上銷售,新用戶可直接進行購買,而老用戶只能預約辦理,不過有合約在身的老用戶無法進行辦理;中國移動還推出了流量季包和半年包,相比于月度流量包使用時間更靈活。
4G推廣造勢倚靠綜合信息服務
目前,虛擬運營商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攻入校園市場,老牌電信運營商則以“與其被動受擠,不如主動突圍”的心態守衛“領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研究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360手機助手曾通過對2萬名網友的在線調研發布《90后移動互聯網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六成90后患有嚴重的“手機依賴癥”,每天手機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61.7%的90后用戶在手機網絡上使用的是3G,但可以預計待4G網絡充分開啟的時候,90后也必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的高校內,95后是新晉人員,90后已成為主力軍,新新人類與運營商原先品牌內涵已不再契合,校園市場營銷用戶群體的變化倒逼運營商從內部進行營銷模式的更新。
4G時代運營商的品牌不僅體現在資費上,更體現在綜合信息服務上。對于運營商而言,根據不同用戶群體需求細化個性化的服務,不僅決定其在年輕用戶心中的好感度進而決定其市場地位,還是鋪墊4G競爭的重要步驟。運營商的4G布局快馬加鞭,從4G各類商用出爐,到降低4G合約資費,再到4G終端支持越發增多。業內人士建議,針對90后進行營銷,基于號卡的營銷要逐漸轉化為手機終端,以及網絡應用的營銷,甚至是校園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等。
應該說,當前的校園競爭只是4G競爭的一個方面,預示著市場競爭大環境和政策因素正發生改變,市場競爭對手數量增加,市場用戶需求轉變,運營商只有以變應變,才能在4G新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