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業改制讓森工企業重煥生機
2009/12/24 21:45: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輔業改制讓森工企業重煥生機盤點內蒙古森工集團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用浴火重生、脫胎換骨來形容改制成效并不為過,用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來描繪改制力度并非妄言。
截至2008年底,集團累計批復實施改制的200家企業,有196家完成了資產處置和工商登記注冊,并按《公司法》組建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掛牌運營;
改制涉及“三類資產”賬面總值25.6億元,涉及職工1萬余人,11名處級干部和386名科級干部參與改制,進行了身份轉換;
森工集團自籌資金對3939名自愿申請用現金置換身份的職工進行了解除身份補償,對林區近3.7萬名混崗大集體職工進行了解除身份補償。
目前,林區改制企業生產經營正常,企業管理得到加強,部分企業效益提高,員工思想情緒穩定。
輔業改制事關強企富民
長期以來,林區單一的國有國營體制、經營方式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一些輔助產業長期依靠主體企業提供資金和原料,承擔虧損,不僅加重了主體企業的負擔,輔業也因體制不活發展乏力。
內蒙古森工集團總經理安國通說:“不破舊難以立新。無論什么好產業,沒有體制作保障,都難以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2008年下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依據國家關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政策規定,充分利用“三類資產”分流安置人員的優惠政策,組織實施了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輔業改制。
為保證改制工作取得成功,森工集團堅持了7項原則: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多渠道分流安置人員;按政策要求處置資產、安置職工;統籌安排,分廠施策;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改制,維護改制企業員工權益;延續原有優惠政策,保證改制企業原料供應,消除了企業經營者的顧慮;協調屬地政府落實改制企業在稅收、工商注冊登記、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主體企業和地方政府為企業改制保駕護航
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及所屬各單位把規范完善企業改制作為重要工作,認真落實扶持措施,協調地方政府落實減免稅政策,協助改制企業辦理證照,確保改制企業順利發展。在主體企業的有力扶持下,改制企業出現了新變化,煥發了新生機。
阿龍山林業局為森龍養殖公司協調貸款150萬元,大大緩解了公司資金緊張局面。滿歸林業局今年一季度共為改制企業供應原料1.7萬立方米,完成了全年總供應量的70%。
目前,林業局5戶改制企業原料充足,生產經營正常,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仍然產銷兩旺。金河興安人造板公司在工商注冊登記、公司變更、危化品生產許可等相關手續和證件的辦理過程中,根河市相關部門“一路綠燈”,主動上門服務。
改制后,多數企業基本做到了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組織生產,削減了管理人員,減少了非生產性支出,提高了生產效率。
體制機制激活,企業決策靈活
新體制、新機制把企業發展的命運和經營者、職工的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金河興安人造板公司設備陳舊老化,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但由于資金困難,一直無力改造和更換設備。今年,公司利用一、二月份生產成本高、機械設備價格下降的有利時機,自籌資金200萬元更換了15層壓機壓板,使產品等級品率大幅提高,每張人造板的售價較去年年底提高了0.5元;投資30萬元改造熱油爐,使煤耗降低30%;更換大功率熱磨機,以前生產15張人造板的原料,現在可以生產16張。
職工們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企業改制的好處。阿龍山森龍養殖公司改制后,員工平均工資由改制前的每月700元提高到1000元。大楊樹林機廠改制半年多,職工收入由原來的六七百元提高到1500元左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高度重視森林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
- 下一篇:大興安嶺取暖全部“以煤代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