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印發 引導平臺經濟有序競爭
2023/3/28 12:49:50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對推進我國市場監管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讓“市場循環充分暢通”是《規劃》提出的六大目標之一,預計到“十四五”末,統一大市場不斷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對推進我國市場監管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讓“市場循環充分暢通”是《規劃》提出的六大目標之一,預計到“十四五”末,統一大市場不斷完善,公平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進一步強化,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更加協調,市場基礎制度規則逐步統一,地方保護、行業分割、市場壁壘有效破除,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圍自由流動。
《規劃》提出,引導平臺經濟有序競爭,完善民生、金融、科技、媒體等領域市場準入與經營者集中審查制度的銜接機制,落實平臺企業并購行為依法申報義務,防止“掐尖式并購”。
加強新經濟監管工具創新供給
《規劃》提出六項重點任務。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三是維護和完善國內統一市場,促進市場循環充分暢通;四是完善質量政策和技術體系,服務高質量發展;五是堅守安全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六是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全面提高市場綜合監管效能。
《規劃》多次提到“平臺經濟”及“新經濟”的市場監管問題。《規劃》提出,引導平臺經濟有序競爭,要完善平臺經濟相關市場界定、市場支配地位認定等分析框架。推動完善平臺企業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強化平臺內部生態治理,督促平臺企業規范規則設立、數據處理、算法制定等行為。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制定大型平臺企業主體責任清單,建立合規報告和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協同,統籌運用電子商務法、廣告法、價格法等,依法查處“二選一”、歧視性待遇、虛假宣傳、刷單炒信、大數據殺熟、強制搭售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規劃》提出,要優化適應新經濟發展的監管機制。探索創新符合平臺經濟、產業數字化、新個體、微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特點的監管模式,促進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新經濟監管工具創新供給,探索觸發式監管機制,完善敏捷治理等新型監管模式。完善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網絡貨運等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規則和標準。引導平臺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經營者線上經營創業。
推進自然壟斷行業市場化改革
《規劃》提出,將推進自然壟斷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加快實現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放開競爭性業務準入,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自然壟斷行業價格和競爭執法,堅決糾正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價格違法、亂收費等行為。
《規劃》表示,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立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標準和規則,保護數字經濟領域各方主體權益。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分行業制修訂并嚴格執行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清理妨礙優勝劣汰的不合理政策措施,促進落后和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規劃》表示,根據最新公布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同比增長11.1%,其中,企業4842.3萬戶,個體工商戶1.03億戶。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