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上美麗中國新征程 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2021/11/19 11:44:14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堅定信念、牢記宗旨,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帶領全國人民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如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嶄新的時代篇章,美麗中國新圖景徐徐展開。
全面推動綠色發展
在邁向美麗中國的新征程中,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十四五”時期,將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我們將進一步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益陽市委市政府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把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政治責任,不斷努力。”湖南省益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成立說。
“我們要牢牢抓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個歷史機遇,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路子、建立監督考核機制,研究編制全區碳達峰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減少碳排放,加快推動寧夏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柏森說。
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千秋偉業,百年正是風華正茂,站在新的趕考之路起點,將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沈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裴希巖表示,沈陽要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模式轉變。“要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為市民提供更多的綠色生態產品。”裴希巖說。
四川省樂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齊向東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通過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發展和安全,為我們扎實做好‘十四五’工作指明了方向。”吉林省白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恩政說。他表示,白山地處長白山核心區域,是全國首個全幅員森林旅游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中國十大生態屏障之一。下一步,要著力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機制,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白山始終成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天堂。
云南省曲靖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光耀表示,要堅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和珠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堅持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繼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和多元參與、激勵與約束并舉、系統完備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黃光耀說。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黨員干部們也表示,將在工作中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監管,全面推進生態示范創建工作,牢記使命、敢于擔當,做迎難而上的實干者。
上海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鈕琦璧激動地表示,自己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聽黨號召踏上新征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的責任重大。
“為此,我將立足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崗位,積極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講好上海生態環境保護故事,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履行職責使命,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愿景貢獻力量。”鈕琦璧說。
回首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程,生態環保鐵軍正在用一點一滴的付出,為美麗中國的畫卷涂抹著最美的色彩。
(稿件由呂望舒 郭文生 任效良 魏佳虹 張冬梅 張銘賢 陳思佳 王璟 楊愛群 李俊偉 水華 姚亮 潘瑜 李明哲 楊曉娣 丁波 蔡新華 楊柳 關欣悅 趙彤 汪金寧 湯潔 張健 朱智翔 劉茂林 王金保 周雁凌 季英德 王諾 彭燕 劉俊超 劉立平 陳夢竹 蔣朝暉 韋夏妮 周龍 孫秀英 任培軍 崔萬杰 夏連琪 劉紅共同采寫, 呂望舒執筆)
- 上一篇:堅守初心擔使命 為生態環境安全保駕護航
- 下一篇:廣東預制菜產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