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能源“大動脈”工程迎重要節點 “全國一張網”建設再提速
2025/6/30 12:09:29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26日,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至中衛段全線貫通投產。 隨著西氣東輸四線紅柳壓氣站輸氣閥門開啟,全長1745公里的西氣東輸四線吐6月26日,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至中衛段全線貫通投產。
隨著西氣東輸四線紅柳壓氣站輸氣閥門開啟,全長1745公里的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至中衛全線投產通氣,管線管徑1219毫米,設計壓力12兆帕,年設計輸氣能力達150億立方米。工作人員介紹,西四線(吐魯番—中衛)全線投產后,將和西氣東輸二線、三線聯合運行,進一步完善我國西北能源通道,將更多的中亞氣、新疆塔里木上產氣和新疆煤制氣輸送到環渤海、中部和東南沿海地區,有效增強“全國一張網”供氣可靠性和靈活性。
綠色能源大通道西氣東輸四線
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合稱為我國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四大工程”。接下來通過一個動畫短片了解一下西氣東輸四線工程。
西氣東輸四線工程起自新疆烏恰縣伊爾克什坦,途經輪南、吐魯番、終至寧夏中衛,穿越戈壁、荒漠、高原等多種地形與極端氣候,是我國建設難度最高的長輸管道之一。
工程首次大規模應用18米加長管,首次研發33毫米大壁厚大應變鋼管,深入應用活動斷裂帶穿越管道應力應變監測技術,全面采用全自動化焊接工藝和數字射線檢測技術,打造安全、智能、高效的能源“大動脈”。
工程投產后年輸氣量達150億立方米,替代標煤2700多萬噸,減少碳排放約5000萬噸,增輸改造后年輸氣量將提升至300億立方米。與在役西氣東輸管道聯合運行后,管網系統年輸送能力將達到“千億方”,覆蓋國土1/3的能源戰略棋局就此落定,惠及近5億人口。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