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角獸企業從“量”向“質”躍升 以創新姿態成為新消費場景破局先行者
2025/6/29 11:56:46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公司。202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獨角獸企業”一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公司。202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獨角獸企業”一詞,提出“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近日發布的《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4年,我國新晉獨角獸企業有53家,占比在全球接近40%,增長明顯。
中國近七成獨角獸企業聚集于“京粵滬蘇”
截至2024年,我國的獨角獸企業有372家,分布于22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其中,北京(75家)、廣東(64家)、上海(59家)及江蘇(49家)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在40家以上。北京依托政治經濟中心優勢,成為獨角獸核心聚集地。北京獨角獸企業數量位居全國之首,其發展依托政治經濟中心的資源聚合優勢,匯聚頂尖人才、前沿技術與密集資本,中關村等創新載體的政策突破更賦能企業成長。
科技硬實力鑄就獨角獸企業核心競爭力
走進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星河動力航天公司的展廳,專利墻上掛滿了這家企業近年來獲得的專利證書。這家成立僅有7年的公司,已經成為目前國內火箭發射數量最多、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發射成功率表現最高的一家民營火箭企業。
星河動力航天首席政府事務官孟憲博介紹,火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問題,涉及到總體設計、動力系統、結構系統、電氣系統等各個不同相關的知識領域。它的創新要圍繞每一個分系統、每一個核心零部件進行創新和迭代。
這個不起眼的零件是火箭的尾噴管,為了耐高溫,它采用涅烏合金懸壓成型去制作,不僅重量大,成本高達50多萬。
孟憲博介紹,他們通過技術迭代,用鈦合金去做,整體上3D打印一體成型。從成本上進行了大幅度地降低,從而從質量上也大幅度減輕。從而為火箭在運載端能夠找回更多的運載質量,實現整體優化。
星河動力目前是國內唯一可兼顧陸海發射的民營火箭企業,已經將81顆衛星送入軌道,簽約訂單排至2026年。負責人介紹,企業已經累計融資近50億元人民幣,估值達到160億元人民幣,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家對航天產業的大力支持。
孟憲博表示,我國從2014年開始鼓勵商業航天的發展,那時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進入這個賽道。隨著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市場的蓬勃發展,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快。
獨角獸企業的成長,一方面得益于企業自身的科技實力與創新活力,同時也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近年來,我國持續完善科技創新生態,各地亦紛紛推出相關支持政策,讓高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能夠充分釋放。
賽迪顧問獨角獸企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趙凌藝表示,這些行業與國家戰略高度契合,集中在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具有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雙輪驅動特點,依賴持續研發投入與規模化產能進入壁壘高。同時,背靠超大規模市場,為技術迭代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創新是獨角獸企業的鮮明特征
創新是獨角獸企業鮮明的特征,這也使得這些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等領域。但是這家獨角獸企業并不屬于高科技前沿領域,卻和我們的生活消費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兩新”等政策舉措,持續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新消費領域獨角獸企業加速崛起。廣東更是憑借改革開放前沿與產業優勢,成為獨角獸企業重要的孵化地。
新消費領域獨角獸企業快速崛起
荔枝離開枝頭就是在和時間賽跑。這兩天,來自廣東省百年荔枝之鄉的陽江荔枝不出3天就能到達全國各地的社區生鮮店,直達消費者的舌尖。這家以基地直采方式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無縫銜接的獨角獸企業,成功解決當地的農產品走出常溫下保鮮期不足7天,被困在“最初一公里”的難題。
錢大媽集團鄭州區域負責人李文濤介紹,他們在上游聯合種養殖基地,中游層面都是自建的倉儲和配送體系,能保證商品精準配送到每一個渠道。
渠道的搭建讓錢大媽集團實現了硬件的規模化鋪設。在政府支持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紅利下,錢大媽集團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通過引入智能化、數據化管理系統,實現從供應鏈到銷售端的全流程數字化運營。
李文濤介紹,門店里面很多東西都是智能化的,甚至說是數據化的。他們現在依托科技和數據的力量賣菜。
目前,錢大媽集團在國內已經有3000多家門店。通過嚴格執行“日清”模式和“定時打折”清貨機制,確保食材當日售罄。
李文濤表示,得益于中國地大物博,他們有非常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加上日新月異的交通物流干線發展,以及運輸高效性,這些都能支撐他們實現全球賣菜愿景。
從產品創新、社區生鮮布局到跨境出海,政策紅利始終是新消費領域獨角獸企業成長的關鍵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激活農產品流通鏈條,擴大開放政策助推國貨品牌走向國際,為消費獨角獸企業指明了破局方向。
長城戰略咨詢董事長武文生表示,消費利用最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給這些傳統的產業、產品和服務來提供賦能。用數字化改造提升消費者客戶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提供情緒價值。在消費領域創造了很多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展現了蓬勃的生機。
《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5》顯示,獨角獸企業正以創新姿態成為新消費場景的破局先行者。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消費,從單一品類到多元組合,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新消費與零售領域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達到66家,總估值2039億美元。
挑戰與政策賦能獨角獸企業發展新方向
獨角獸企業作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近年來,我國獨角獸企業增速逐漸放緩,面臨著技術試錯成本高、耐心資本缺乏等一系列發展難題。如何進一步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以372家獨角獸企業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從整體分布情況來看,集成電路、清潔能源、創新藥、動力電池等7個賽道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在15家及以上,數量合計占比43.3%。
從賽道屬性來看,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持續釋放自主創新潛能,超七成獨角獸企業屬于前沿科技領域,新晉獨角獸中這一比例超八成。集成電路連續4年成為集聚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賽道。同時,近六成新獲融資獨角獸企業集聚在集成電路、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商業航天、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賽道。
武文生表示,獨角獸企業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有些時候是顛覆性創新,對于增強活力和提升競爭力非常重要。
當前,中國獨角獸企業正從“數量增長”向“質量躍升”轉變。但同時,也面臨著美元資金退出、耐心資本匱乏、創投資金退出困難以及上市受阻等問題。
武文生表示,現在雖然面臨著中美博弈,包括融資難。但是獨角獸企業的總數還基本保持穩定,證明獨角獸企業比較有韌性,同時還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獨角獸企業。這也是中國創業有活力,經濟有韌性、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趙凌藝表示,未來需破解資本結構失衡、商業化周期長等挑戰。抓住AI與綠色科技革命機遇,通過技術標準出海與生態合作,實現從“中國獨角獸”向“全球新物種”的跨越。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建立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從建立發現培育機制、提升企業發展效能、強化金融支持賦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面支持獨角獸企業創新發展。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