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疆電入渝”工程正式投產送電 “沙戈荒”綠電7毫秒到重慶
2025/6/11 18:09:29 來源:央視網(wǎng)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10日上午,我國“十四五”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疆電外送特高壓三通道“疆電入渝”工程投產送電,作為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電力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接入的1420萬千6月10日上午,我國“十四五”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疆電外送特高壓三通道“疆電入渝”工程投產送電,作為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電力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接入的1420萬千瓦電源中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70%。遠在新疆的電能是如何跨越山河送往重慶的?我們先來連線正在新疆巴里坤縣的總臺記者蘇蒙。
連接新疆 甘肅 陜西 四川 重慶五個省區(qū)市
總臺記者蘇蒙:這里就是位于新疆東天山腳下的哈密市巴里坤±800千伏換流站,這里同時也是“疆電入渝”工程電力輸送的起點,就在剛剛,這條連接新疆、甘肅、陜西、四川、重慶五個省區(qū)市,全長2260公里的“電力天路”實現(xiàn)了投產發(fā)電。
這條線路開工于2023年8月,到今天投運實際的工期還不到2年,創(chuàng)下了我國2000公里以上特高壓輸電線路最快開工到投運的紀錄,在這里要向每一位建設者致敬。
“跨雪山 越戈壁” 鐵塔“增重”抗住西北風
建設這樣一條超過2000公里的輸電線路并不容易,首先面對的就是復雜的地形,新疆哈密巴里坤縣出發(fā),一級級輸電鐵塔先后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復雜地形地貌,其中,新疆段冬季施工溫度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給整體施工帶來不小難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條輸電線路建設中途經(jīng)新疆、甘肅的多個風區(qū),最大瞬間風力甚至達到10級。為了降低百米輸電鐵塔在強風下產生晃動對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影響,施工人員對每個風區(qū)段風速段進行科學測量,給風力大的區(qū)域鐵塔增重,就像大風天氣中體重大的人站的更穩(wěn),重量足夠大的“胖子”鐵塔也能夠在強風區(qū)中穩(wěn)穩(wěn)站立,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
“沙戈荒”新能源送電量超5成
除了輸送距離長、建設難度大外,作為新疆第三條外送電特高壓大通道,投運后,“疆電入渝”工程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新疆巴里坤當?shù)鬲毺氐纳衬⒏瓯凇⒒哪牡貐^(qū)的光熱和風力所產生的綠色電能。
巴里坤縣所在的哈密市面積14萬多平方公里,而重慶市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哈密面積是重慶的將近2倍大。人口方面,重慶市人口約3200萬,哈密市人口不到60萬。哈密市80%以上土地面積被荒漠戈壁覆蓋,人口稀少的同時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光熱和風力資源,目前風光新能源開發(fā)量不到5%,所以有了像“疆電入渝”這樣的超級輸電工程,當?shù)仫L、光資源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效益。
減碳效果約等于種樹9億棵
目前,預計每年通過疆電入渝工程新疆可以向重慶輸送電能360億千瓦時,按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50%計算,每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碳1650萬噸,如果把這組數(shù)字再進行一個通俗易懂的表達那就是,按每棵樹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計算,相當于種植9億棵樹的減碳量,所以說,“疆電入渝”工程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輸送通道。
探訪西南首座特高壓受端換流站
“疆電入渝”工程投產后,來自新疆的電僅需7毫秒就可送達重慶,大幅提升我國清潔能源的跨區(qū)域消納能力。
記者陳楊在“疆電入渝”的終點——重慶市±800千伏特高壓渝北換流站為我們介紹重慶的情況。
2260公里外電能7毫秒到達重慶
總臺記者陳楊:“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位于重慶的渝北換流站。來自廣袤新疆的風電、光電通過7毫秒的傳輸?shù)竭_重慶后,將在這里進行直流換交流,再送到重慶的千家萬戶。
整個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途經(jīng)甘肅、陜西、四川,沿途翻越天山、穿越河西走廊、飛躍黃河、跨過秦嶺,經(jīng)過2260公里的“長途跋涉”,最終來到這里。這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首座特高壓接受端換流站。
整個渝北換流站規(guī)模很大,占地面積達到27公頃,相當于4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在成為換流站之前,這里是“六梁七溝一河道”,屬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當?shù)亟ㄔO者運用200多臺機械,開山拓土填河,工程整體挖填方量約等于30多個“水立方”工程,也算是當代的“愚公移山”了。
來自新疆的電到達這里后首先要經(jīng)過平波和濾波裝置,通俗地說就是把長途運輸?shù)碾娫龠^濾一道,讓它更純凈更穩(wěn)定,然后再進行直流換交流。平常家里用的都是交流電,但交流傳輸損耗較大,于是先通過特高壓直流技術將遠在新疆的電傳過來,再在換電站讓它變成企業(yè)和家庭都可以使用的交流電,再經(jīng)過城市電網(wǎng),相當于電又轉一下公交。而直流換交流的核心部件換流閥就藏在這個像綠盒子的建筑里,它也是整個換流站的“心臟”。換流閥單個高10米、長寬4米,重量超過20噸,“懸掛”在閥廳的頂部,每個由近百個模塊組成,這樣的換流閥,整個渝北換流站共有24個,均為我國自主生產。
此外,為了實時監(jiān)測“心臟”內部的運行狀態(tài),閥廳內還布置了紅外測溫系統(tǒng),28個軌道攝像頭來回移動,對核心設備進行測溫,確保設備狀態(tài)正常。9個鷹眼攝像頭和885個高清攝像頭組成的智能聯(lián)合巡檢“戰(zhàn)隊”,還能自動識別設備油溫過高、表盤污損等異常情況,并進行快速自動化處置。
新疆是我國能源重要基地,重慶又是我國重要的工業(yè)基地。疆電入渝工程就很好地發(fā)揮了兩地優(yōu)勢,新疆的清潔能源可以穩(wěn)定送出,而重慶每年又可以獲得超360億千瓦時電能來擴大生產。360億千瓦時相當于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量,而每年輸送到重慶的清潔電量相當于以前9座百萬千瓦級火電廠發(fā)的電,極大改善了重慶的能源結構。“疆電入渝”工程就像一條紐帶連接新疆與重慶,新疆“輸電致富”,重慶“用電強產”,西部大開發(fā)的“蛋糕”也將在一個又一個像“疆電入渝”這樣的大國工程支撐下,越做越大。
新聞鏈接:為什么新疆送出的是直流電?
剛剛我們的記者在直播中也介紹了,疆電入渝后,在換流站把從新疆送來的直流電轉換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交流電,這樣可以減少電力傳輸損耗。我們再了解一下疆電入渝的過程。
新疆的風與光,穿越2260公里,化作點亮城市的一束光。但它沒有沿著我們熟悉的交流電網(wǎng)前行,而是踏上了一條特高壓直流的專線。為什么遠距離送電要用直流?答案背后,是一場關于距離、損耗與效率的精密較量。
交流輸電系統(tǒng)就像城市內的快遞網(wǎng)絡,電能如同貨物,需要多次分揀、轉運,通過多節(jié)點靈活調配,滿足不同區(qū)域的用電需求,適合500公里內的區(qū)域電力輸送。
而特高壓直流輸電,則像從新疆直達重慶的貨運專列——這輛±800千伏的“電力專車”,中途不停靠、不中轉、不卸貨,一路穿越戈壁與山川,直達城市心臟。能最大限度減少長途運輸中的損耗,特別適合超遠距離輸電。正因如此,從新疆到重慶,2260公里的超長輸電線路,才選擇了特高壓直流這輛“電力專車”。
當“電力專車”抵達城市,換流站這個“超級分揀中心”將整車的直流電“拆包”,精準轉換為交流電,再通過城市電網(wǎng)的“配送網(wǎng)絡”,送入千家萬戶。
特高壓直流解決的是遠距離高效輸送,交流電則負責終端的靈活分配。一遠一近,各盡其能,才讓這束光跨越山河,走得更遠,輸?shù)酶(wěn),送得更準。
轉自:央視網(wǎng)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zhàn)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chuàng)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yè)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yè)智能觀,打造人機協(xié)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yè)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fā)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yōu)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jīng)濟” 新供給激發(fā)暑期消費新活力
- 就業(yè)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與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