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桶油成本尚未低于50美元 頁巖油規模化開采需多舉推進
2023/6/23 12:09:29 來源:中國能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日前中國石化舉行的全產業鏈業務投資者反向路演中,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華東油氣分公司通過采用工廠化鉆井、電驅壓裂、自動化遠程控制等成套低成本頁巖油開發應用技術,與202在日前中國石化舉行的全產業鏈業務投資者反向路演中,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華東油氣分公司通過采用工廠化鉆井、電驅壓裂、自動化遠程控制等成套低成本頁巖油開發應用技術,與2021年相比,實現平均每米鉆井和壓裂投資分別下降23%和18%,未來成本有望控制在每桶50美元上下。
“如果國內頁巖油技術不斷突破,產業規模就能帶動桶油成本下降,為能源安全和油氣資源供應增添保障。”某不愿具名油氣勘探開發資深人士說。
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調研室主任羅佐縣指出,中國陸相頁巖油產區地表與地質特征復雜,勘探開發存在開發工程難度加大、成本增高等挑戰。“我國具備支撐頁巖油商業化生產的資源稟賦,但桶油成本降到50美元或以下,還需要克服勘探開發技術難點,在核心技術與裝備上取得突破。”
上產戰略選擇
我國頁巖油潛力巨大,初步評價陸上中高成熟度頁巖油地質資源量為283億噸,是我國石油資源重要的戰略接續領域。近年來,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2021年已達262萬噸,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成為原油穩產的重要支撐。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未來5-10年是頁巖油發展關鍵期,對于緩解我國油氣供給形勢和保持我國原油2億噸穩產具有重要意義。
羅佐縣表示,我國具備支撐頁巖油商業化生產的資源稟賦,業界正積極探索,推動頁巖油勘探開發。“增強國內石油供應能力成為重大戰略選擇,其中頁巖油是重要選項。”
作為上產戰略選擇之一,國內石油企業“十四五”規劃均將頁巖油作為重點開發領域,預計2025年我國可實現頁巖油年產量650萬噸。“目前我國原油需求增長仍處于上升期且能源轉型還在過渡階段,雖然已發現慶城大油田并快速建成年產頁巖油百萬噸的國家開發示范基地,國內部分頁巖油埋藏地區也實現穩產,但短期內實現大幅度上產和大規模能源替代并非易事。”上述油氣勘探開發資深人士說,“需要進一步推動我國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不斷降低開采成本,使我國陸相頁巖油開發快速完成從小規模突破到大規模工業化開發的革命性歷程,形成國內原油穩產的戰略性接替力量。”
成本仍居高位
“目前美國頁巖油的桶油成本已經降至50美元以下,一些企業的成本約34美元。國內成本現在沒有數據,不過肯定高于50美元。”上述油氣勘探開發資深人士說。數據顯示,美國巴肯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桶油成本約50美元,二疊盆地和伊格爾福特因具有地質、地理、基礎設施等優勢,桶油成本比巴肯頁巖油低5-7美元。
資料顯示,美國歷經近20年時間,突破了收集巖石縫隙當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技術,但開采成本和開采難度一直居高不下,利潤微薄。
“美國的發展經驗表明,高成本是頁巖油發展初期的必然階段,中國頁巖油行業仍有借助技術和管理創新大幅降本增效的空間,頁巖油勘探開發也將邁向新階段。”上述油氣勘探開發資深人士說。
目前,中國石油的長慶、大慶、新疆等油田初步實現規模開發,中國石化的勝利、華東等油田的頁巖油評價水平井試油屢獲高產,前景廣闊。
“總體來看,中國頁巖油開發起步較晚,尚處于勘探開發初期階段。由于開采難度大,很難達到美國二疊盆地、巴肯等頁巖區的產量條件。國內油田現場的調研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結論。目前,中國頁巖油單井鉆井完井成本約為4000-6000萬元。”上述油氣勘探開發資深人士說,“我國的頁巖油埋藏較深,如果桶油成本能控制在50美元上下,就可以對標國際一流能源企業了。”
多措并舉出效益
業內人士建議,未來需要進一步推動中國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不斷降低開采成本,使中國陸相頁巖油開發快速完成從小規模突破到大規模工業化開發,用產業規模帶動降本增效。
如何做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盡快實現中國頁巖油規模效益開發?羅佐縣認為:“平穩推進以研發中心與示范基地建設為核心的科技研發體系建設,設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聚焦基礎地質和核心技術研究。邊干變實踐,建立集科研生產于一體的頁巖油示范基地。”
“此外,還要加快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重大裝備制造的研發與應用步伐,充分發揮國家石油公司科技創新主體和要素集聚功能,加快攻關形成適合中高成熟度頁巖油效益開發的關鍵技術和裝備系列,儲備中低成熟度頁巖油勘探開發技術系列,重視頁巖油的資源接替問題。”羅佐縣建議,“國內石油工程公司在四川盆地進行了大量工程業務創新實踐,通過鉆頭材料優選等技術成功地縮短鉆井周期,這一現象充分說明頁巖油氣領域創新潛力及發展空間完全存在。”
羅佐縣認為,各類石油公司作為油氣行業主體,也非常有必要在頁巖油勘探開發方面主動作為,增強主動發展意識,加強技術研發和示范區建設協作,通過相互之間先進生產要素共享實現強強聯合,形成推動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新“生產要素”。
“積極開展有關頁巖油基礎地質理論、技術創新,最大限度降本增效,推動頁巖油勘探開發早日走上商業化及規模發展道路”成為業界共識。受訪人士稱,未來還應當配以適度的稅費優惠政策,擴大降本增效空間,促進頁巖油規模發展。(記者 渠沛然)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