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MT2023:開啟后疫情時代的機床盛宴
2023/3/28 12:32: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時隔兩年,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3)即將亮相,4月10日至15日,眾多來自國內外的機床企業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匯聚一堂。 3月21日,第時隔兩年,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3)即將亮相,4月10日至15日,眾多來自國內外的機床企業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匯聚一堂。
3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據記者了解,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嚴重阻隔了國內外機床工具行業的線下交流,CIMT2023展會得以如期成功舉辦,將是境內外機床業界的共同期盼。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毛予鋒在發布會上表示,響應中國機床工具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高質量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的背景下,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仍將是觀察、研究、對接中國機床工具消費市場的最佳窗口和平臺。
他強調,展會主辦方將與各方一起努力為全球業界及上下游產業呈現一場高水平的數字化與機床完美融合的智造盛宴。
展會窗口展現機床行業穩步發展
過去,機床行業長期處于低端內戰、中端爭奪、高端失守的狀態,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在最新公布的機床行業2022年相關數據中,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22年1-12月累計完成營業收入與2021年基本持平,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3.7%。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行業營業收入大幅下降,隨著疫情被控制,年內逐月恢復至增長;2021年延續恢復態勢,全年實現較高增幅;2022年,年初以增勢開局,年內兩度因疫情產生波動,年底恢復至與上年基本持平。總結過去三年的情況發現,2022年是在波動中克服困難,力保恢復的一年。
今年兩會期間,工業母機成為高頻詞。作為工業母機的主體產業,中國機床工具產業正加速從傳統產業向現代化產業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曾表示:“十多年來,我們以‘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為抓手,持續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工業母機行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產業自主開發能力和可靠性水平顯著提升。”目前突破了全數字化高速高精運動控制、多軸聯動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實現從無到有,在國產機床中市場占有率由不足1%提高到31.9%,數字化刀具市場占有率由不足10%發展到45%。
雖然整個機床行業有了長足發展,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會長王黎明認為,當前,創新依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機床工具行業是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必須立足于自主創新,自立自強。通過自主研發原始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現有技術創新等方式,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成為必由之路。
機床工具產業融合創新優勢正日益顯現。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廣泛聯盟,跨領域、跨行業之間的資本運作,最大限度實現客戶資源共享、技術資源互配、供應資源互補等,唯有融合創新才能共贏未來。
而本屆展會主題確立為:“融合創新數智未來”。這一主題準確響應了中國機床工具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共同邁向智能制造。
展品六大看點凸顯行業智能化趨勢
王黎明表示,CIMT2023展會上,境內外參展企業將通過其最新的技術和產品,生動詮釋展會主題“融合創新數智未來”的豐富內涵。
通過梳理已知展品,可以概括出展品看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數字互聯日新月異。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全球制造業面對未來定制化用戶需求日益顯著的必然選擇。制造模式的變革迫切需要得到新技術、新產品、新的解決方案的支持。面對全球制造業新的需求,機床工具企業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不斷推出具有鮮明的數字化特色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以及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變革。
近10年來,數字化制造技術以及互聯互通技術日新月異,成為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本屆展會將通過ERP、PPS、PDM、MES、CAD/CAM等產品,展示機床工具企業推出的數字化技術與裝備亮點,如工藝過程數字化技術、產線(設備)管理數字化技術、車間管理數字化技術等的最新成果。本屆展會也將充分展示NC-Link的最新應用。
二是工業軟件眾彩紛呈。長期以來,提高機床的性能,硬件一直是行業的研究焦點。但是一項技術的提升趨于極限階段,要取得突破性進步更為艱難。機械技術發展到今天,單純通過機械技術的提高來提升機床的精度和性能,難度越來越大。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用戶加工需求日益復雜化,工業軟件成為豐富和完善數控機床功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工業軟件建立了數據流動規則體系,打造了制造鏈的大腦和神經,使智造鏈變得更加聰明,功能可以隨時調整。工業軟件描述、集成、模擬、加速、放大、優化和創新了傳統制造過程,形成一種新的工業智能模式。工業軟件開發已成為軟件開發企業以及機床工具企業研究的重點,本屆展會將集中體現CAD/CAM軟件、控制軟件、仿真軟件、檢測軟件、補償軟件、管理軟件等方面的快速發展。
三是綠色技術助力減排。有研究表明,機床產品生命周期中約80%的二氧化碳是客戶在工廠使用機器時排放的。因此,我國綠色戰略必然要求機床工具行業向用戶企業提供低碳排放的綠色機床,倒逼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綠色技術,促進行業技術進步。
機床工具綠色技術研究和應用主要體現在:優化設計,減輕機床運動部件重量,減少能源需求;能量回收,驅動裝置配備電能回饋裝置以回收制動能;能源管理,待機關閉冷卻、液壓、照明、顯示等耗能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能效更高的電機;應用數字化技術、自動化技術、復合加工技術、高速加工技術、仿真技術等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技術,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源消耗;應用新型切削液清潔加工、微量潤滑以及干切削技術,減少污染。這些綠色技術將在本屆展會上很多展商的展品上有所體現。
四是增材制造前景廣闊。增材制造技術作為一種前沿技術,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但受限于材料、成本、效率、制品的力學性能和表面質量等問題的困擾,其應用場景受到一定的制約。近年來,國內外在增材制造領域的研究逐漸深入,讓行業對于增材制造的應用前景有新的認識。
隨著對材料、工藝研究的深入,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大,成為切削技術的有益補充甚至競爭者。增材制造技術對于批量生產同樣具有時間、成本的優勢,而且目前高水平增材制造技術生產的零件在力學性能、金相組織等方面不遜色于鍛件。這些新的技術應用都將在本屆展會上得以體現。
五是集成復合方興未艾。在零件加工和模具加工領域,工件形狀日益復雜,交貨期縮短,產品高附加值日趨深化,要求加工設備具有高性能和高效率。為滿足市場需求,以某一目標為導向,將機床結構與功能、加工工藝、工作方式等進行集成和融合,獲得高性能和高效率的產品,成為技術創新的一個趨勢。各種類型的復合機床、加工單元、自動線、多主軸加工設備發展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記者 經曉萃)
復合加工機床按照工藝集中的原則,將不同的加工過程集成在一臺機床上,實現一次安裝完成全部加工,從而減少安裝次數,提高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特別適合一些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本屆展會,來自全球的復合加工機床及最新技術將集中展示,銑車復合、車銑復合、車磨復合、增材與減材復合、特種加工與切削加工復合,有多主軸加工中心、雙主軸立車、雙主軸臥車、中驅雙頭車等,展品非常豐富且代表當今集成復合加工技術潮流。
六是創新技術引人注目。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產品的生產方法和工藝水平的提高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超聲振動加工技術、高動態車削技術、擺線銑削工藝、無刀痕車削技術等創新技術應用都將在本屆展會期間展示。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多地紛紛開展商業外擺的模式探索 以提振消費活力
- 下一篇:大慶石油開發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