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中國汽車專利公開量36.22萬件
2023/2/25 12:32: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汽車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專利公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專利質量提升明顯。據統計,2022年中國汽車專利公開量近日,中國汽車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專利公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專利質量提升明顯。據統計,2022年中國汽車專利公開量36.22萬件,同比增長12.94%,增長率顯著提高。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為9.45萬件,同比增長12.77%。專家指出,從2022年中國汽車行業的專利數據來看,反映出中國汽車專利創新質量持續提升,汽車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加強。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行業技術發展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專利占比達到41.95%;其中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同比增長13.32%,智能網聯汽車專利公開量同比增長19.77%,增長速度較快;電子電器、車身及車身附件和發動機仍是傳統領域的布局重點。
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領域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逐步由政策驅動轉化為市場驅動,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等因素也促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同步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專利技術構成當中,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系統和充電系統占比之和高達71.89%,尤其是動力電池領域,專利公開量占比從2021年的44.30%提高至49.23%,可見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統計中,自主企業集體發力新能源汽車領域,在前十位中占據八席,整體專利實力處于領先地位。自主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已完成技術能力全面構建,關鍵核心部件具備自主研發能力,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統計前五位均為國內企業。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蜂巢、LG新能源等專利公開量增速明顯;整車企業吉利、長城等加快新能源領域布局,專利公開量排名上升較多;致力于換電技術的奧動新能源專利公開量增速達到206.51%,排名上升10位,持續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利布局。中創新航、億緯動力、廣汽埃安等自主企業排名躍入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前二十位。
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品牌車企專利布局明顯增多
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專利技術構成中,智能化和網聯化技術約各占一半,車聯網、智能感知、整車技術和平臺技術等領域為布局重點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和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智能化方面,智能感知與整車技術是當前企業布局的重點。網聯化方面,面對高級別自動駕駛日益龐大的數據規模,底層數據傳輸、處理技術成為攻關重點。
在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統計中,以華為、高通為代表的通信企業及騰訊等科技公司占據了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傳統整車企業在該技術領域較為被動,自主整車企業當中,僅有長安、吉利、長城、東風等少數企業正在加快技術研發速度,布局相關專利;以豐田為代表的外資企業憑借深厚的技術底蘊,依然位居前十位中。
中國汽車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中心分析認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跨界融合發展趨勢進一步凸顯,不同行業間知識產權許可規則的沖突日益加劇。少數頭部通信企業利用其在底層通信領域的技術領先及全球化專利布局優勢,單獨或者通過專利池等方式向國內外整車企業收取超額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并頻繁在海外向主要跨國車企發起專利訴訟,包括諾基亞以及Avanci等目前已經將目標鎖定在國內車企,對于我國自主車企 “走出去”戰略將會產生重大影響,這也將成為今后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知識產權風險,值得所有車企高度重視。
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技術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榜統計中,自主品牌車企專利布局明顯增多,長安在智能化技術領域的專利公開量排名第一。博世、豐田、本田等外資企業技術優勢明顯,占據前十位中的三席。百度、華為、騰訊、小米等跨界企業加快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技術領域的專利布局。
作為智能化技術領域專利布局的重點,智能感知領域的專利公開量占智能化技術的37.00%。在2022年智能感知領域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統計中,百度、華為、騰訊、小米等企業在智能感知領域專利布局較多,百度在該領域的專利公開量位居第一;以博世、豐田、本田、電裝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占據了該領域專利公開量前十位當中的四個席位,占比有所下降;自主整車企業當中,僅有長安、一汽股份、東風、吉利四家企業在此領域專利布局較多,公開量入圍前二十位。
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網聯化技術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榜統計中,高通、華為等底層通信企業技術優勢明顯,位居前兩位;長安、一汽股份、吉利等自主整車企業專利布局明顯增多;豐田、本田、福特等外資車企在該領域也有布局。排名前二十當中車企只占據六個席位,其余均為通信等跨界企業,通信企業在該領域技術及知識產權布局優勢明顯,這也成為通信企業向整車企業收取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用的重要原因,而且車企無法通過交叉許可等方式獲得談判籌碼。
作為網聯化技術領域專利布局的重點,車聯網領域的專利公開量占網聯化技術的39.93%。在2022年車聯網領域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統計中,華為、OPPO、上海朗帛、小米四家自主跨界企業入圍前十位;整車企業在車聯網領域專利布局較少,僅有長安入圍車聯網領域專利公開量前十位。
東風集團領跑中國車企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發明專利授權量按自主整車集團統計,東風集團以2357件,127.51%的同比增長率位居榜首,長安、重汽、華人運通 (高合汽車)等發明專利授權量增幅明顯。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整車集團當中比亞迪的專利公開量排名第九,但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躍升至第二位;與之相對應的是,部分自主整車集團雖然專利公開量大,但發明專利授權量未實現同步增長,專利質量提升仍然任重道遠。
從2022年中國汽車發明專利公開量來看,東風集團位列第一,發明專利公開量達6069件,同比增長24.11%。長安、吉利、長城等傳統車企發明專利公開量增速明顯;造車新勢力當中,合眾、蔚來等企業的發明專利公開量穩步增長;賽力斯等企業發明專利公開量增速明顯,排名首次進入前二十。(祁曉玲)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民宿“國標”施行 硬支撐提升軟實力
- 下一篇:三大誘因催生丙烯腈變局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