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持續升溫質量穩步提升 國產滑雪裝備行業迎來風口
2023/2/25 8:51:46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冬奧一周年,全國冰雪熱。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河北崇禮的云頂滑雪公園……眾多北京冬奧場館在這個雪季成為無數游客的打卡地。 2月4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冬奧一周年,全國冰雪熱。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河北崇禮的云頂滑雪公園……眾多北京冬奧場館在這個雪季成為無數游客的打卡地。
2月4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熱鬧非凡,河北省第四屆冰雪運動會正式開幕。同日,在北京市延慶區,2023大眾滑雪比賽如期開賽,近百名大眾滑雪愛好者齊聚石京龍滑雪場,以滑雪的方式紀念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周年。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46億。冰雪運動已經逐步成為冬季旅游的主要增長點,冰雪運動也正在發展成為一項大眾化運動項目。隨著冰雪消費升溫,“冷”資源變成“熱”經濟,滑雪裝備行業也迎來風口。
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國產裝備受青睞
色彩清新,款式新穎,一套橙色滑雪服掛在櫥窗里,讓人眼前一亮。記者走進北京市東城區的大都市商場發現,店內擺滿了滑雪鞋服、滑雪手套、護目鏡、滑雪板、滑雪手杖等個人滑雪裝備。“前年生意很火,店內庫存告急,我們特意補了一批貨。”某運動品牌店長介紹,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200多套個人滑雪裝備。
一家雪具店里,家長孩子、年輕情侶以及不少俱樂部成員在仔細挑選滑雪板。“不僅要結實,還得好看!”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在一個看顏值的時代,很多人因為充滿時尚、活力和設計感的滑雪裝備而喜歡上滑雪運動。后冬奧時期,冰雪運動關注度提升、消費升級等因素催生滑雪裝備市場進一步崛起,自行購買裝備的人數呈增長態勢。
根據淘寶銷售數據顯示,天貓滑雪服熱銷榜榜首1月銷超2000件。記者從天貓奢品了解到,去年12月至今,奢品大牌推出的滑雪頭盔、滑雪鏡、滑雪板等裝備的銷量同比增長170%。
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增長,一批國產滑雪裝備品牌也進入大眾視野,并受到眾多滑雪愛好者的青睞。“一套國產滑雪服價格在500元~1500元,而進口則要5000元。”作為初學者,北京市高一學生吳靜認為,國產裝備的性價比高太多了。“我的大部分裝備都是國產品牌,滑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頭盔、雪鏡、手套等全套下來價格還不到1萬元。”吳靜說。
此外,一些國產滑雪裝備也更適合亞洲人。“歐洲人的骨骼構造、面部輪廓和亞洲人差別很大,很多人會發現買國外雪鏡會出現卡不住鼻子、漏氣起霧的現象。”滑雪愛好者楊先生對記者表示,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雪鞋上。“許多國外雪鞋穿上后內靴尺寸雖然合適,屈膝滑行也沒問題,但直立站姿大腳趾就會頂得厲害,沒辦法站很久。這也跟人種腳型差異有關。”
加強研發提升競爭力國產品牌任重道遠
“雖然在滑雪服、滑雪配件方面,國產品牌嶄露頭角,但在硬核裝備的選擇上,伯頓(Burton)、Capita等國際品牌更受歡迎。”一位資深滑雪愛好者對記者說,目前國產滑雪裝備更多以性價比占領一定市場,但像滑雪板等裝備,歐美品牌在設計、安全性及知名度等方面可能更有優勢,“不過對于大多數初級玩家來說,其實也體驗不出太大差別。”
一位滑雪品牌主理人告訴記者,目前整個滑雪裝備市場處于“混戰時期”,年輕人的加入讓國內品牌注重策略調整。“消費者第一次去雪場大部分是租裝備,不想花太多錢,滑過之后確定感興趣才會購買裝備。國外滑雪品牌的高價格勸退了這些年輕初學者,他們的目標就是性價比高,兼顧顏值和功能性的滑雪裝備。”
“國內品牌的技術競爭力有待提升。”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冬奧會為中國冰雪運動服裝裝備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也釋放了大量紅利。但另一方面,冰雪文化的普及度和核心技術掌控度仍有待提升。他指出,有報告顯示,國產滑雪服、滑雪手套、滑雪眼鏡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50%、75%、73%,但由于缺乏技術競爭力,利潤率最高的滑雪板、滑雪鞋以及滑雪手杖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品牌占領。
對于國內品牌而言,未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隨著滑雪愛好者增多,國外品牌專業的產品更能滿足其進階需求,國內品牌要加強研發,保持品牌在滑雪方面的專業調性。”零售行業專家吳大偉分析,未來中國滑雪裝備能否在行業中站穩腳跟,仍需品牌的努力及市場的檢驗。(實習記者 賈潤梅)
轉自:中國質量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