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錢景”喜人
2023/2/8 10:32:23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輕舟智航、鑒智機器人等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相繼宣告完成新一輪融資。在資本投資自動駕駛賽道越發冷靜的當下,這類企業依然能“錢景”喜人,關鍵就在于量產。 資本寒冬它們近日,輕舟智航、鑒智機器人等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相繼宣告完成新一輪融資。在資本投資自動駕駛賽道越發冷靜的當下,這類企業依然能“錢景”喜人,關鍵就在于量產。
資本寒冬它們沒“失寵”
作為行業新人,鑒智機器人宣布已于2022年12月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在成立的一年左右時間內,鑒智機器人已經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1億美元。鑒智機器人圍繞“基于軟硬件協同優化,構建自動駕駛與機器人的3D智能計算,實現機器與物理世界的智能化交互”的愿景,為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量產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鑒智機器人方面表示,其核心技術研發實力、量產工程化能力以及前瞻性商業布局已得到充分的市場驗證,并贏得多家頭部車企客戶的主動選擇,已快速走入規模化量產落地階段。
在鑒智機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的第二天,同為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的輕舟智航(QCraft)宣布完成數億元B1輪融資。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于騫表示,輕舟智航順利完成新一輪融資,不僅說明輕舟智航自動駕駛技術的潛力和商業價值被長期看好,也顯示了輕舟智航堅持技術與商業化平衡發展的理念和成果,得到了廣泛認可。參與輕舟智航本輪融資的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中金匯融總經理蔣興權表示,輕舟智航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企業,在城市NOA、Robobus、輕舟矩陣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開拓了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路徑,也因此資本看好輕舟智航將持續推動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變革。
“市場化是科技走向產業化的終極裁判。任何一項新技術都必須產業化,才能持續發展。”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羽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實現L4、L5自動駕駛的可能性很低,基本都是L2+自動駕駛系統在陸續投入使用,如:各種輔助駕駛功能、智能座艙相關技術。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Marketing與銷售服務部總裁遲林春也表示,雖然自動駕駛行業整體進入資本寒冬,但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并沒有“失寵”。
滲透率大幅提高 量產技術大有可為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銷量達288萬輛,滲透率高達32.4%,消費者對高級別輔助駕駛功能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國家發改委預計,2025年,中國的智能汽車滲透率或將達到82%。自動駕駛技術將步入加速量產的快車道。因此,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在融資方面,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獲得更多機會;在市場端和技術路線的競逐中,它們也逐漸展露頭角。
眾所周知,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直接完全無人駕駛和逐級發展自動駕駛兩種路線之爭。在技術起步期,這兩種路線在應用方面一直爭論不休。而今,隨著低級別自動駕駛率先實現商業化運營,逐級發展自動駕駛的技術路線率先獲得了市場認可,從而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尤其是在特斯拉、“蔚小理”等車企不斷推進高級別輔助駕駛功能量產應用的帶動下,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鏈上的各級廠商,都逐漸呈現出較強的發展潛力。更為關鍵的是,量產不僅幫助相關供應商獲得了商業收益、得到更多資金支持,還可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加快迭代和持續創新,促進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早日商業化落地。
按照規劃,在完成B1輪融資后,鑒智機器人將加速推動更大范圍的商業部署、強化產業生態的建立與合作。輕舟智航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新的融資將助力其充分整合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游及先進的精密制造等行業資源,完善合作伙伴產業生態布局,加速高級輔助駕駛前裝量產以及Robobus的規模化落地,為前裝量產業務的發展輸出動力,為最終實現無人駕駛商業落地做好準備。量產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通過現階段的資本支持,正在逐步完善自身的研發和運營實力,為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積蓄力量。(王金玉)
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