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用電池行業成為推進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重要動力
2023/1/29 10:32:23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690萬輛,同比增長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車銷售滲透率達到近26%。這個成績已經大大超出了之前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690萬輛,同比增長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車銷售滲透率達到近26%。這個成績已經大大超出了之前制定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00萬輛的發展目標。而能夠實現這一成績,除了政策、市場等因素外,自主車用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動力電池產業得發展是基于化學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創新研發為基礎的。也正是電池等這些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推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使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能夠和眾多國際汽車品牌一決高下。
每一個汽車強國背后都有著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供應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之所以能引領全球,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在產業鏈上培育出了諸如寧德時代這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企業。據了解,中國電池企業目前已拿下近三分之二的全球動力市場份額。而中國要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就需要出更多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世界級領軍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實現有效突破。其中,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未來,還將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新能源汽車后續的支持政策,加快新體系電池、車規級芯片等新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發展。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劉寶生表示,動力電池行業在某些方面還存在短板,特別是原始創新方面。因此,要加強整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專利、品牌等保護力度。
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出現的一系列關于知識產權的爭議和訴訟,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行業向著尊重知識產權、重視自主研發創新的方向發展。
不僅是技術和市場突破,車用電池產業對穩定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鏈穩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以來,電池原材料價格一度持續猛增,部分已暴漲逾10倍。直接結果就是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也水漲船高,新能源汽車企業難以盈利。
車用電池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也受到原材料價格暴漲的影響。但電池企業,尤其是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頭部企業,通過自身的技術進步、規模效益等,承擔了原材料上漲的大部分壓力。這也是為什么上游原材料隨讓漲價超過10倍,但市場上的車用電池價格只上漲了30%到40%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如此,整車企業不斷加強與電池企業的戰略合作。日前,寧德時代與蔚來汽車在簽署五年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涉及技術合作、供需兩端聯動、海外業務拓展等領域,推進雙方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升級。
但這樣做的前提是,電池企業自身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規模等優勢。這也是為什么,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和電池市場一直是高歌猛進,但還是有不少電池企業虧損甚至破產的原因。處于行業末端的企業,由于規模、資金、技術等方面的不足,難以消化這樣的成本壓力。
“電池企業的利潤現在非常低的,除了龍頭企業能好過一點,很多企業壓力是很大。”劉寶生表示,市場需求增大催生了原材料供應緊張,造成電池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也帶來了分配的不平衡。
一直被認為賺得盆滿缽滿的寧德時代,近日發布業績預告,2022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1億元至315億元,同比提升82.66%至97.72%。而國聯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寧德時代的營收預計為3482.34億元。以這兩方面數據來看,2022年寧德時代的凈利潤率將不到10%,也就是制造行業的平均水平,實在談不上暴利。電池企業和眾多新能源整車企業一樣,都背了原材料價格暴漲的鍋。
“電池原材料價格如果可以做到每噸5萬元的話,相信中國新能源車價格一定能下來,企業也很快會盈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而利好消息是,2023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將會回落,這將緩解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成本壓力。
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9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下跌,電池級碳酸鋰下跌1萬元/噸,均價報49.2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下跌1萬元/噸,均價報46萬元/噸。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碳酸鋰價格將回歸到更合理區間,也將為產業中下游帶來更多成長空間。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545.9GWh,累計同比增長148.5%;累計裝車量294.6GWh,累計同比增長90.7%。年度數據增長的勢頭很明顯。而業內人士預計,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漲幅和新車滲透率預計都將在40%左右,整體銷量規模有望觸達1000萬輛。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希望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龍頭企業繼續保持在全球行業中形成的優勢,不斷推進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進步,引領和帶動整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劉寶生說。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拓展的同時,車用電池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這也將推動電池企業持續創新技術,做大做強,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上贏得更多話語權,成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動力。(記者 李志勇)
轉自:經濟參考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