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業沖在 “中國智造”最前沿
2022/12/14 14:1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轉型升級。此次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的探索,技術密集,體量巨大,規模空前,一旦成功,將使中國制造業大規模轉型升級為全新的萬物互聯智能產業,為中國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轉型升級。此次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的探索,技術密集,體量巨大,規模空前,一旦成功,將使中國制造業大規模轉型升級為全新的萬物互聯智能產業,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強大的推動力。此次轉型升級,中國家電業又一次走在了最前沿,率先扛起了“中國智造”的大旗。
回顧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中國家電業一直走在市場化的最前沿,在制造領域的轉型發展也一直走在產業前列。中國家電市場早期是以歐美日韓等外資品牌為主,產品及技術均由外資品牌引領。中國家電業抓住無氟、變頻、液晶等技術迭代機會,積極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進行產品和技術創新,潛心培育國產高端品牌,中國家電市場逐漸轉變為由國產品牌主導。在坐穩國內市場的同時,中國家電業還奮力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全球化品牌,率先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名片”。成為世界品牌之后,中國家電業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探索各種創新,率先開始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各種先進技術不斷被應用在家電研發、設計、制造等各個場景,顛覆了家電業的傳統生產方式。
在不斷轉型發展過程中,中國家電業積淀起了強大的工業能力:不僅包含成熟的產業基礎、深厚的制造業基底、大量培養的產業工人,而且其在制造業中最早大規模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已經形成了堅實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轉型基礎。以格力為例。僅在工業品領域,格力有自己的壓縮機工廠,有自己的模具工廠,有自己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將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如今,格力智能裝備不僅服務于企業自身,其自動化改造經驗已產生溢出效應,為越來越多的行業提供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及全流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在市場化競爭的激蕩中,中國家電業磨練出的是不可小視的競爭能力。時間線拉回至世紀之交,彼時中國家電企業剛剛開始發力,中外品牌正面交鋒。特別是當時外國企業開始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并降價搶占市場份額,而家電行業并沒有像汽車行業那樣設置外資股比限制,中國家電業猛然站在了全球競爭的前臺。然而,中國家電業經受住了激烈競爭的考驗,并成為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最先勝出的產業。如今,作為世界家電第一產銷大國,中國空調、微波爐產量占全球比重達七成以上,冰箱、洗衣機占五成以上;中國家電產品覆蓋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20億以上的用戶家庭,絕大多數是自有品牌和自有技術,全球競爭力居于前列。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家用電器出口額為987.2億美元,出口規模和增速均創近十年新高。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從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引領者,中國家電業強大的創新能力毋庸置疑。在頭部企業的引領帶動下,創新已經成為家電業的標簽。據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介紹,“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正是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格力明確并強化了企業的創新屬性和創新范圍,每一項核心技術研發都堅持自主創新、堅持自主人才培養,如今格力已擁有近1.6萬名研發人員和3萬多名技術工人,在壓縮機、光儲空系統、智能裝備等領域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如同一條功力深厚的鯰魚,中國家電業但凡“跨界”進入一個新領域,那個領域就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然而,中國家電業并非作為市場的攪局者,而是以強大的工業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大規模對接市場需求和產業鏈,如此這個產業就優化起來,并誕生新的產業競爭力。(吳蔚)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