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發布
2022/11/4 9:21:55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8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發布《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此次報告力求把握行業風險演變的新形勢,系統分析重點領域、關鍵環2022年8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發布《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此次報告力求把握行業風險演變的新形勢,系統分析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主要風險點,持續關注傳統風險問題,重視新興風險暴露,將過去一年及當前我國保險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挑戰歸納為六個方面:
戰略風險方面,財產險行業多數中小公司戰略轉型方向難定,車險和非車險業務均經營困難,超半數公司連續五年承保虧損。車險方面,多數中小公司品質管控能力欠缺,固定成本難以攤薄,最終導致其綜合賠付率、綜合費用率都明顯高于大型公司,承保虧損嚴重。非車險方面,部分中小公司對非車險具體發展戰略定力不足,缺乏對自身經營的長遠思考,追逐一時的保費增速,而忽視非車險業務的長尾風險。 人身險行業面臨轉型挑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身險行業過去粗放式經營積累的問題加速暴露,如何高質量發展成為貫穿2021年全年的主題。目前人身險行業處于轉型關鍵期,新業務發展存在壓力。渠道方面,行業面臨代理人渠道收縮和互聯網渠道監管趨嚴等挑戰。產品方面,除重疾險銷售疲軟和產品期限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外,如何提高惠民保、終身壽險和養老保險等產品經營質效也成為行業探索的方向。
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方面,一是信用風險上升,信用市場違約形勢依然嚴峻,保險公司面臨的信用風險有所上升,且信用風險的上升速度明顯快于資產的增長速度。信用風險導致保險公司潛在損失增加,保險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大幅增長。未來,信用風險壓力將持續加大,保險公司因信用事件計提減值準備或成常態。二是權益市場波動加大,股權投資分化較大,導致波動有所上升;部分公司股票投資的行業集中度及個別標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對投資收益帶來不利影響。三是利差損風險加劇,在長期利率下行的環境下,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的保險行業投資收益率將有所下降,到期資產和新增資產無法持續原有的收益率,但負債成本相對剛性,將導致利差逐步收窄,存在較大再投資風險和利差損風險。
保險風險方面,一是責任險賠付率上升壓力較大。主要原因有:競爭加劇,費率長期走低,保費充足度下降;人身損害賠償逐年提高,加大了業務賠付成本;涉及金融領域的相關職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敞口明顯增加,如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等;事前預防服務能力、風險識別和風險管控能力不強。二是自然災害帶來的賠付增加。2021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嚴峻,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階段性區域性特征明顯。頻繁的巨災風險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增加,導致賠付支出快速增長。三是重疾險發展承壓。一方面,受提前透支客戶、消費者有效需求不足、渠道遭遇瓶頸、產品供給不足和短期健康險產品擠出效應等影響,新定義下重疾險產品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另一方面,重大疾病發病率和檢出率呈上升趨勢,同時擇優理賠和多次賠付條款一定程度增加賠付情況,疊加人身險公司核賠和風險識別能力尚有不足,重疾險賠付快速增長。
公司治理風險方面,保險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提升。股權結構變化、股權質押比例較高、高管人員頻繁變更或長期空缺等情形不利于公司長期戰略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公司穩健經營和長遠發展。根據167家保險公司披露信息統計,2021年共28家保險公司發生股權變更,其中8家公司年內變更2次;年末約五分之一的保險公司存在股東股權質押或凍結,其中4家公司質押或凍結股權比例超過50%。另外,少數公司股東關系復雜,股權代持、隱性股東等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公司長期存在違規股權待清退。股權結構不穩定,直接帶來高管的頻繁變動和長期空缺。2021年發生股權結構變化的公司中,有10家同時存在董事長或總經理變更情況,有7家同時存在董事長或總經理空缺情況。
資本不足風險方面,保險業資本供需不匹配將導致保險公司特別是中小保險公司資本壓力增大。從需求端看,保險業對資本的需求持續增加,主要受保險經營盈利周期較長、多數中小保險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145家公開披露2021年財務報告的中小財產險和中小人身險公司中,90家2021年末未分配利潤為負數,無力通過自身經營積累利潤轉增資本。從供給端看,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意愿降低,外部資本供給減少,表現為2021年增資發債金額下降、非上市保險公司牌照熱度降低等。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多數中小保險公司難以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本回報,導致現有股東缺乏增資意愿,對潛在投資人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保險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公司治理,社會資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進入保險業,有意愿、有實力、滿足資質要求的投資人較少;三是整體經濟環境承壓,部分保險公司現有股東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增資能力和增資意愿下降。
操作風險方面,合規經營理念有待加強。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違規支付手續費及傭金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公司以高費用激勵爭搶份額,通過虛列營業費用、虛掛中介業務、虛列營銷人力等手段套取資金用于支付超額手續費或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的利益,助長分支機構為達成考核指標違規經營之風,破壞市場正常秩序。二是銷售誤導仍是人身險公司受到行政處罰和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原因。2021年,監管機構共收到的人身保險公司相關投訴中,銷售糾紛投訴占比43.62%。三是中小公司、基層分支機構合規管理不足。部分中小保險公司處罰金額占比高于其市場份額,且保險公司三四級基層分支機構受到的處罰增多。保險公司基層分支機構合規意識仍較為薄弱,合規建設投入不足,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