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5G促農增產增收
2022/2/17 11:28: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春節假期剛過,黑土地上的農民又開始忙活起來。吉林省鎮賚縣大屯鎮大官村稻農任志國一直沒閑著,加工水稻,銷售大米,張羅農資。鎮賚縣位于吉林西部,水稻種植面積達145萬畝。過春節假期剛過,黑土地上的農民又開始忙活起來。吉林省鎮賚縣大屯鎮大官村稻農任志國一直沒閑著,加工水稻,銷售大米,張羅農資。
鎮賚縣位于吉林西部,水稻種植面積達145萬畝。過去,這里是大片的鹽堿地,土地貧瘠。這幾年,當地通過推廣科技種田,鎮賚成為吉林省第一產稻大縣。
大官村是個傳統水稻種植村,過去由于水稻品種單一和栽培技術落后,農民種稻不僅辛苦,而且產量很低,這幾年,在吉林省農科院的技術指導下,新的耕作技術在大官村不斷普及。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用了單棵插秧、側深施肥、秸稈還田等十余項科技種田技術。2021年,在吉林省吉視傳媒公司的技術支持下,5G技術走進了大官村。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安裝了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等設備,運用5G技術監測糧食生產的全過程。打開手機軟件,稻田氣象信息、稻田畫面實時展示在手機上。“溫度、濕度、降雨量、風速啥的用5G都能監測,每個田間角落都能看到。連預警也有,就像是天氣預報,及時提醒我們。”任志國說。
新技術的使用不僅提高了收益,還減輕了勞動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糧食產量。任志國說,現在一坰地比過去多收2000多斤,相當于增收三四千元。
吉視傳媒公司智慧媒體部主任段煉說,有了5G技術,通過高清攝像頭,能看到水稻種植、長勢的每一個環節,從育苗開始到收獲,每一步都有記錄,為農戶種植提供精準的現代化科學依據。
通過5G技術的數據采集,科研專家分析后,可提前采取減災、防災措施,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吉林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員馬巍說,5G技術傳輸速度更快,未來可以實現無人插秧、無人收割、無人整地,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農業效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