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層設計再獲推進 通航產業發展將上新臺階
2018/8/21 10:12:11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31日,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堅持改革創新,狠抓薄弱環節,打好改革攻堅戰,促進通航發展再上新臺階。馮正霖強調,民航局已經7月31日,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堅持改革創新,狠抓薄弱環節,打好改革攻堅戰,促進通航發展再上新臺階。馮正霖強調,民航局已經印發《民航局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下簡稱為《指導意見》),要加快通航機場建設,加快審批進程,確保《通用機場分類管理辦法》等政策落地,對已建成的通用機場要盡快頒證,規范機場對通航企業的收費;加快推進ADS-B、北斗等技術設備在通用航空領域應用;不斷完善通航補貼政策等。
《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創建一套獨立完整、科學適用的法規體系,培養一支融合職業化與社會化需要的人才隊伍,做實一組創新包容、監管適度的工作機制,搭建一個公開透明、集約共享的服務平臺,力爭用2~3年的時間,初步建成與我國通航發展起步階段相適應、有別于公共運輸航空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分類監管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
業內人士指出,《指導意見》是繼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后通航行業又一頂層設計文件,實現分類管理后,將放寬、簡化通用航空準入、運行、維修方面的流程和要求,有助于提升通航行業運行管理效率,從而促進通航發展再上一個臺階。同時,《通用機場分類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有望加速落地,各項試點工作也將加速推進。此外,受政策“放管服”和市場爆發推動,上半年通用航空各項主要指標同比增長明顯。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通用航空政策紅利始于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該份意見制定了到2020年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目標。2017年,民航局發布了通用航空“十三五”規劃,按照規劃的內容,2020年通用航空全年總飛行量應該達到200萬小時。
不過2017年,我國通用航空全年總飛行量全年通用航空實現飛僅有80.8萬小時,不到美國的3%,與我國民航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符,距離“十三五”末全年總飛行量達到200萬小時的目標也比較遠。其中,低空空域開放不足與飛行審批復雜成為長期掣肘行業發展的兩大頑疾。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瑞松此前曾指出,對照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的發展目標,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存在三方面問題,包括市場增速與發展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航制造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通航運營上天難和落地難的現狀未根本轉變。
2017年以來,民航局對通用航空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民航局2018年工作會議中,通用航空位列年度九大任務之七,即著眼激發活力,全力推動通用航空發展。建立獨立的通航規章標準體系;創立包容的通航行業監管模式,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創造便利的通航運營環境,繼續推動低空空域開放,簡化飛行計劃審批報備程序。
據了解,自2017年2月至今,民航局共批復東北、華東、西北、新疆和中南5個地區管理局9項試點,內容包括通航管理改革、服務平臺建設、無人機研發試飛、低空監視服務、“通航+旅游”、無人機物流配送、調整監管方式等。
政策方面,推進建立獨立、完整、適用的通航法規標準體系,涉及經營許可等方面的11部規章的修訂方案已提交局務會審議,頒布小型航空器商業運輸運行合格審定簡化程序,多地試點推廣通航經營許可與運行許可聯合審定,降低了私照訓練和體檢標準、降低了維修要求。
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增頒證通用機場93個,是歷年頒證總和的1.2倍。新增通航企業39家、新增通用航空器118架,完成通航生產飛行43萬小時,同比增長14.7%。截至2018年6月底,通用航空器為2415架。(正陽風)
轉自:中國工業報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