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發展趨勢及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動原因分析
2017/5/19 10:30: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中國服裝行業基本情況(1)中國服裝行業的情況概述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消費產業,服裝行業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改革開放30 余年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衣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擴大,中國1、中國服裝行業基本情況
(1)中國服裝行業的情況概述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消費產業,服裝行業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改革開放30 余年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衣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擴大,中國服裝行業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自21世紀以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進入品牌經營期,品牌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與影響力逐步擴大,品牌已成為消費者購買服裝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業認識到只關注產品本身和產品形象還遠遠不足以打動消費者,而品牌文化、品牌理念與情感溝通等人性化行為逐步滲透進企業,文化戰略成為服裝企業的首選。現階段,我國已逐漸由“世界工廠”、“中國制造”向“中國設計”轉變。
近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逐年增加,增長率呈下降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2016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由5,874 億元增長到14,433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6.16%;增長率由2011 年的35.43%下降到2016 年的7.04%。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時期,目前,服裝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很多服裝企業積壓了較多的存貨,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同時開始關閉業績較差的店鋪。
2010-2016年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總體來說,雖然服裝行業增速下降,但依舊保持著行業規模增長的態勢,目前尚未發生轉折性的變化。
(2)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出臺了包括《關于加快推進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提出要給予有實力的中國服裝企業以政策支持,加快品牌建設,使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便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多種利好的政策環境下,我國服裝行業將迎來轉型發展的良好時機,為國內優秀品牌服裝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和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外國品牌紛紛進入我國搶占市場,本土服裝品牌亦不斷涌現,我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購品牌服裝,并通過時裝來表達自我品位和個性,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用于服裝的消費在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2015 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由1,165.91 元增至1,701.13 元,復合增長率為5.55%。根據預測,2018 年國內服裝零售額將達到2.1 萬億元,相當于2015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1.56 倍。
2、中國服裝自主品牌基本情況
(1)中國服裝自主品牌的情況概述
雖然我國為全球第一大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但我國服裝行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大而不強”的特征明顯,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服裝自主品牌建設相對落后。實施品牌戰略是我國服裝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服裝強國的必然選擇。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5 年中國紡織行業品牌發展報告》統計,截止目前,中國服裝行業自主品牌中,包括3,500多個活躍品牌、30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自主品牌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貢獻率及品牌影響力將逐年提高。
現階段,擁有自主品牌的服裝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運營能力不斷提升,快速反應能力不斷增強,服務平臺功能逐步完善,有效推動了服裝品牌的整體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2015 年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總額由4,166.0 億元增長到9,588.1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8.14%。
2010-2015年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總額(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2)中國服裝自主品牌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服裝自主品牌進入全面建設的新時期,品牌數量與規模均逐步增長,成為我國服裝消費市場的主體。未來,我國服裝自主品牌發展將主要呈現以下趨勢:
1.加強品牌文化建設美化生活、時尚品味、彰顯個性、突出特色、注重體驗等成為消費者購買品牌服裝的重要因素,品牌服裝既是物質產品,也是傳遞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建設先進的品牌文化將成為今后中國服裝自主品牌發展的重點。2.形成品牌差異化發展目前,品牌同質化競爭現象依然明顯。各地經濟發展進程不一,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共生,大眾消費需求呈多層次、多樣化特點。從品牌發展看,今后一個時期服裝自主品牌結構將進一步細分,品牌差異化特征將日益明顯,高端品牌、大眾品牌、快銷品牌共同發展,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市場需求。3.推進品牌信息化建設信息時代的數字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網絡信息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信息化技術在品牌設計、生產、營銷、物流和管理各個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刺激消費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應用將給品牌企業帶來巨大利益,從而促進服裝品牌信息化建設。4.拓展品牌國際化發展中國服裝自主品牌國際化已開始起步,品牌產品出口逐年增加,品牌企業在境外上市、建廠、收購海外品牌活動增多。服裝行業已從產品“走出去”到企業“走出去”再到品牌“走出去”,沿著“三步走”路徑邁入國際化軌道。越來越多的優勢品牌企業將積極“走出去”,樹立“中國創造”形象,通過高端服裝品牌,傳播中國文化,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隨著品牌的發展、成熟,服裝自主品牌的國際化趨勢將進一步顯現,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3、中國服裝電子商務基本情況
(1)中國服裝電子商務情況概述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并以品類繁多、價格親民等鮮明特色逐漸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之一。根據統計,服裝鞋帽類商品在2013-2015 年均為排名第一的網購品類,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用戶購買率分別達75.5%、75.3%和79.7%。根據調研報告,2014 年中國網購用戶已購商品類別中,服裝、鞋帽、箱包、戶外用品類占67.9%,位于網購商品首位。由此可見,服裝鞋帽品類的網購需求量較大,是電商企業爭奪用戶潛力最大的品類市場。
2010 年以來,我國服裝網購市場規模保持較大比例的平穩增長,并呈現持續放緩的趨勢。根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6 年,我國服裝網購交易額達到9,343 億元,同比增長25.29%。
2010-2016年中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2)中國服裝電子商務發展對線下銷售的影響
服裝網購的熱潮下,高頻次、大力度的網購促銷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實體商城的服裝消費,從而對服裝實體商場的銷售造成一定沖擊。雖然電子商務對服裝行業的傳統銷售渠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其對于擁有自主品牌的服裝公司的沖擊相對較小,尤其對于擁有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品牌服裝公司沖擊更小,因為這類公司的客戶群體相對固定,客戶粘性較高,而且消費者相對比較重視服裝的客戶體驗。同時,更多傳統服裝品牌試水O2O,依靠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逐漸成為服裝電商平臺的銷售主流,而網絡服裝品牌增長顯得后勁不足。
(3)中國服裝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網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入,電子商務幾乎把觸角伸向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從服裝電子商務的發展來看,服裝服飾類產品是網購的第一大品類,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我國服裝電子商務發展具有以下趨勢:
①服裝電子商務整體規模將穩步擴大
服裝品類在網購市場占據主要份額。服裝電商銷售渠道拓展為 C2C、B2C、O2O、虛擬試衣間等新模式、新技術相結合,移動端銷售增長迅猛,內部結構優化,并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服裝電商整體規模仍將穩步擴大。
②服裝移動電子商務將迅猛發展
隨著移動設備越來越普及,3G、4G 商用時代到來,無線與傳統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試水移動電商。移動購物所特有的精準定制、碎片時間、社交分享以及O2O 的特征已經展現,從根本上顛覆購物模式,促進移動電子商務迅猛發展。
根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 2014 年,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9,285 億元,同比增長240%;2015 年達到20,184 億元,同比增長117.4%,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傳統服裝企業需要創新發展,服裝電商離不開品牌和質量,兩者都要生存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是必然趨勢。傳統服裝品牌做電商能異軍突起,說明傳統服裝品牌的質量和影響力深入人心,導向著網購用戶的選擇。此外,隨著“用戶體驗”概念的不斷加深,電商更需要向線下發展,提升形象工程。不同企業對于互聯網的理解不盡相同,從而衍生出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方式也各有區別,主要方式包括采用以線下為核心,以線上為工具,通過發放優惠券、新品預告以及相關搭配吸引客流,將線上客流導向線下;或通過提升實體店的體驗質量吸引客流,增加消費者的到店時間,并在店內提供移動互聯網的購物便利,將線下消費者導向線上,增加線上消費者的用戶沉淀等。
4、行業的競爭格局
根據數據統計,2013年主要服裝品類前十名品牌的綜合市場占有率中,女裝和高端女裝的相應數據分別為20.43%和25.21%,均低于其他服裝子品類。2015 年,15 個服裝品類中女裝的前十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低于運動服飾、男裝和童裝等品類的服裝市場集中度。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動原因
改革開放 30 余年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衣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服裝行業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2010 年至2015 年,中國服裝生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7%,2015 年的產量達到308.27 億件,市場供給較為充足。
2010 年至2015 年度,我國服裝生產量具體情況如下:2010-2015年全國服裝總產量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另外,近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逐年增加,增長率呈下降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2016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服裝類零售總額由5,874億元增長到14,433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6.16%;增長率由2011 年的35.43%下降到2016 年的7.04%。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時期,目前,服裝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行業整體處于去庫存的狀態中,未來市場供求狀況亦可能隨著經濟周期變化而波動。
由于中高端女裝的需求彈性比一般女裝更大,因此其波動也更為明顯。同時,中高端女裝的消費者普遍對服裝產品具有較高的品質和設計需求,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商品資源的豐富,服裝作為生活必需品與日常消費品,已具備更多可選消費品的特征,因此對于具備較高原材料質量、較好款式設計及產品工藝、較強設計感和辨識度的具有競爭力的中高端女裝,其產品需求空間仍將保持持續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7年國內外棉花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 下一篇:2017年國內外棉花市場供給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