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預測
2017/5/12 10:33: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概述(1)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概況1)全球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保持平穩移動運營商的資本支出是移動通信設備行業發展的直接驅動因素,自 2010 年開始,全球移動運營商看好移動通信發展潛力,加緊部署移動通信1、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概述
(1)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概況
1)全球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保持平穩
移動運營商的資本支出是移動通信設備行業發展的直接驅動因素,自 2010 年開始,全球移動運營商看好移動通信發展潛力,加緊部署移動通信網絡,截至 2016 年底總資本支出已達 12,000 億美元。其中, 2010 年至 2015 年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持續增長,得益于 4G 技術的快速發展, 2015 年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以 1,970 億美元達到峰值, 2016 年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較 2015 年略有下降。
2)全球移動用戶數量和移動數據流量需求大幅提升
移動用戶需求的增加是移動運營商增加資本支出的根源性因素, 也是移動通信設備行業發展的間接推動因素; 全球移動用戶數量和移動數據流量需求的增加客觀上反映出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增長。
2011 年至 2016 年全球移動用戶數量持續增加,從 2011 年的 35.8 億人增長至 2016 年的 48.0 億人,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 65%。
2011 - 2016 年全球移動用戶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3G、 4G 技術的快速滲透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根據 GSMA 統計, 2016年底,發達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 65%,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普及率也從 2010 年的 5%增長至 47%。智能手機的普及促進移動數據流量需求的大幅增長,全球每月移動數據總流量從 2015 年的 5.3EB 增長至 2016 年的 8.5EB,預計2022 年將增長至 69EB, 6 年內復合增長率將高達 45%。
全球移動用戶數量和移動數據流量需求的大幅提升對移動通信設備的覆蓋率和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也為移動通信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3)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發展中國家潛力巨大
由于世界各國在經濟實力、技術水平和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差異,全球范圍內各地區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水平和通信設備覆蓋率并不均衡,技術制式、移動用戶滲透率及移動數據流量需求差異較大, 發達地區發展水平顯著優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發達國家和地區 2016年底移動用戶滲透率為 84%,而拉美、亞太、中東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移動用戶滲透率分別為 70%、 65%、 59%和 44%; 2016 年北美和歐洲 3G、 4G 網絡連接量已分別達到網絡連接總量的 90%和 75%,而拉美、亞太、中東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該比例分別僅為 61%、 53%、 47%和 33%,且過去的幾年中大部分的 4G 網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建立。目前大部分的移動數據流量需求來自北美和西歐,月戶均數據流量需求分別為 5.1GB 和 2.7GB,而其他地區均未超過 2GB,移動數據流量需求地區差異明顯。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 LTE 網絡部署已接近成熟,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力; 2012 年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4G 網絡數量僅占全球 4G 網絡總數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至 2016 年已達到近 50%, 2016 年新增 4G 網絡中有四分之三來自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 LTE 網絡部署為移動通信設備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2)我國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概況
1)近兩年我國移動通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快速增長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移動通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整體向好, 2012 年至 2013 年保持穩定; 2014 年至 2016 年移動運營商集中力量進行 4G 網絡建設,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實現快速增長。
2012 - 2016 年我國移動通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2)我國移動通信設備行業持續發展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移動通信設備行業持續發展,移動通信基站總數和凈增數均持續增長;其中, 2014 年至 2016 年 3G、 4G 基站數量增長迅速。
2012 - 2016 年我國移動電話基站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3)我國移動用戶數量和數據流量需求大幅提升
近年來,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持續提升,從 2012 年的 82.5 部/百人提升至 2016 年的 96.2 部/百人。
2012-2016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情況(部/百人)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伴隨移動網絡技術更迭速率的加快, 我國 3G、 4G 移動網絡用戶數快速增加,從 2012 年的 23,280 萬戶增長至 2016 年的 94,075 萬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1.78%, 3G、 4G 移動網絡用戶總占比也從 2012 年的 20.9%提升至 2016 年的71.2%。
2012 -2016 年我國3G、 4G 用戶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3G、 4G 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促使移動數據流量需求的大幅上升,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月戶均移動數據流量從僅 98.2MB 增長至772.0MB,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67.45%。
2012 - 2016 年我國移動數據流量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3)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趨勢
1)需求旺盛,市場規模穩步擴大
A.移動用戶需求保持增長, 4G 網絡布局持續推進
不斷增長的移動用戶滲透率和數據流量需求要求更優良的移動網絡通信質量和更廣闊的網絡覆蓋率, 從而對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升級和建設密度提出更高要求。
從全球范圍來看,至 2020 年底, 全球移動用戶數量將達到 56.6 億, 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將達到 73%; 2022 年底移動數據流量總量將達到 69EB。
從我國范圍來看, 4G 發展仍是我國移動通信市場競爭的焦點。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 2016 年 12 月聯合發布的《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 4G 網絡覆蓋的目標和舉措。根據中國移動 2016 年半年報,截至 2016 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擁有達到 4.29 億的 4G 客戶和 132 萬個 4G 基站,市場份額保持領先,未來將保持合理的營銷投入,確保 4G 領先地位;根據中國聯通 2016 年年報,中國聯通在 2016 年全面深入實施聚焦戰略,聚焦 4G 發展,聚焦重點區域, 4G 用戶總數達到 10,455 萬戶,擁有 4G 基站 73.6 萬個;根據中國電信 2016 年半年報,中國電信 2016 年上半年 4G 拉動移動業務規模發展成效顯著,擁有 4G 用戶達到 9,010 萬戶,未來中國電信將把握技術和市場變化的機遇,快速推進 4G 用戶規模擴張,提升用戶滲透率,不斷提高客戶價值。綜上所述,4G 業務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重點發展方向。
B.4.5G 大幕拉開, 5G 商用指日可待隨著新興服務如 4K 視頻、 VR(虛擬現實)、 AR(增強現實)、無人駕駛和物聯網等的興起,現有的 4G 網絡將遠遠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5G 的發展成為必然。 一般來說一種新的移動通信技術商用化之后會迎來一個大規模的投資高峰期,因此未來 5G 的商用將會帶動新一輪的移動通信設備投資高峰。
根據國際標準組織 3GPP 的路標, 5G 的規模商用將在 2020 年實現,而當前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更加高速的移動網絡, 因此, 為了實現 4G 向 5G的平滑演進, 3GPP 制定了 4.5G 的國際標準。 2015 年 10 月, 3GPP 將 4.5G 正式命名為 LTE-Advanced Pro, 4.5G 可以基于現有網絡快速部署,以便運營商開展新的業務。華為在業內率先提出 4.5G 理念,積極參與標準組織,推動了 4.5G 標準 LTE-Advanced Pro 在 3GPP 協議的落實, 目前華為同全球多個領先的運營商在挪威、德國、澳大利亞、科威特、沙特、阿聯酋、中國、日本、加拿大以及新加坡等國家試商用了 4.5G,應用成果良好;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 LTE FDD 牌照發放為契機,積極試驗載波聚合技術,推出 4G+業務并將其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全球 4.5G 的大幕已經拉開,未來 4.5G 的應用對移動通信設備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契機。
當前, 5G 標準化工作已經全面拉開序幕。國際電信聯盟(ITU)已完成 5G愿景研究,確定了 5G 命名、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指標體系,并正式發布了IMT-2020(5G)工作計劃;國內外主流企業已經達成共識,將在國際主流移動通信標準組織 3GPP 制定全球統一的 5G 標準;根據 3GPP 工作計劃, 2016 年初啟動5G 標準研究, 2018 年 6 月將完成第一版 5G 標準, 2019 年 9 月將完成 5G 標準版本的制定。
北美、歐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積極部署 5G 試驗以推動 5G 技術、標準與產業發展。我國在 IMT-2020(5G)推進組的組織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全方位開展 5G 研發,在 5G 需求、技術及頻譜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全球 5G 技術、標準的發展,目前已完成 5G 愿景與需求研究并獲得全球廣泛共識,在業界率先明確 5G 技術路線及核心關鍵技術,并發布 5G 無線和網絡技術架構。當前我國 5G 標準化工作已經啟動,并于 2016 年 1 月正式全面啟動 5G 技術研發試驗。在 2016 年 12 月 19 日-21 日召開的 2016 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 中國移動總裁李躍表示, 將共同推動 5G 全球統一標準, 2016年中國移動的重點在于 5G 技術實驗, 2017 年將開展較大規模的 5G 外場實驗,希望 2018 年能夠推動 5G 的試商用, 2020 年實現全國范圍的 5G 商用。
2)新興國家進一步加強移動通信網絡部署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 LTE 網絡部署已接近成熟,而以印度為首的國際新興國家近年來在信息技術領域開始發力,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日益顯現,逐漸成為通信設備產業的核心競爭市場和產業重心所在地。 各大通信主設備商加速全球戰略布局,紛紛將戰略重點延伸至這些新興國家。據華為 2015 年年報顯示,華為已為全球運營商開通了 400 多張 LTE 商用網絡及 180 多張 EPC 商用網絡,并服務于全球近一半的 LTE 用戶。新興國家加速布局 LTE 網絡為移動通信設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根據工信部總體部署,我國的 5G 基礎研發試驗將在 2016 年到 2018 年進行,之后進入 5G 網絡建設階段,并有望在 2020 年正式商用。
2、通信系統配套件行業概述
(1)行業特點
1)行業兼具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特點
本行業具有技術密集特點,通信系統配套件生產對研究設計、加工工藝、生產技術、質量控制、裝備精度等均有較高要求。
同時,本行業亦具有資本密集特點,通信系統配套件的生產需要購置模具加工設備、壓鑄設備、 CNC 加工中心、自動裝配生產線等高價值設備,對行業內企業的資金實力及準入門檻要求較高;并且下游通信主設備商通常實力雄厚,具備較強的產業話語權,要求供應商提供一定信用期。上述因素均對行業內廠商的營運資金投入規模、周轉能力和使用效率提出了較大挑戰。
2)產品定制化程度高
由于全球移動運營商的頻率資源比較分散, 各通信主設備商的通信設備產品差異化明顯,導致通信系統配套件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產品的參數、規格、技術標準主要根據客戶需求而定,產品種類繁多,并且均以個性化設計和定制化生產為主。這一特點要求本行業生產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快速的響應能力。
3)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行業內企業客戶資源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本行業下游通信主設備商市場份額日益集中, 2014 年前五大通信主設備商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阿朗、中興占據全球約 80%的市場份額,集中度較高。 2015 年 4 月諾基亞確認將以 156 億歐元的價格收購阿爾卡特朗訊,歷經 19 個月后,2016 年 11 月諾基亞宣布正式完成對阿爾卡特朗訊 100%股權的收購,至此全球大型通信主設備商僅剩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阿朗、中興四家。 2015 年,五家通信主設備商中,華為以 358 億美元運營商業務收入獨占鰲頭,愛立信以 294 億美元運營商業務收入緊隨其后,諾基亞和阿朗運營商業務收入分別為 125 億美元和 155 億美元,中興以 88 億美元排名最后。通信主設備商市場份額日益集中,使得通信系統配套件廠商對客戶的依賴程度隨之增加。但行業內企業的客戶資源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行業內企業在向下游主設備商供貨前,通常要接受下游客戶嚴格的資質審查。資格審查涵蓋企業產品開發設計能力、供貨速度、產能保證、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資信狀況、環境保護等各方面,耗時較長,因此下游客戶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后,為避免因頻繁更換供應商而造成額外經濟損失,一般會與供應商保持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2)行業發展趨勢
各大通信主設備商為降低成本,一般將通信系統配套件外包生產,如諾基亞和愛立信正在逐步由通過自行生產和委托代工企業 OEM 模式轉變為通過直接外購模式獲取通信系統配套件。 通信主設備商對通信系統配套件的直接外購將使得全球通信系統配套件市場逐步擴容。
4G 網絡建設穩步推進,為通信系統配套件廠商帶來持續收益。同時,全球4.5G 新技術的大幕已經拉開,在不遠的將來, 4.5G 將對通信基站設備提出新的需求。由于 4.5G 采用了 4T4R 和載波聚合等新的技術,天線的通道數從 2 個增加到 4 個,相應 RRU 的濾波器、功放個數均需要增加。未來 4.5G 的應用和普及將為通信系統配套件市場提供廣闊的容量。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 5G 的商用將會帶動新一輪的移動通信基站投資高峰, 從而為通信系統配套件產品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不斷上升的數據通信需求推動了 5G 關鍵技術——超密集組網(UDN)的提出,超密集組網通過增加小基站部署密度可實現頻率復用效率的巨大提升, 未來基站數量的大幅提升將直接拉動基站側通信系統配套件的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