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康復市場需求分析及2022年市場規模預測
2017/4/30 10:3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制度改革釋放潛在需求,經濟性因素激發醫院主觀能動性隨著我國老齡化、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健康意識的提高,康復醫療市場存在巨大的需求。但由于我國醫保報銷及轉診制度的制約,康復科室及醫院建設進度不達預期,這部分潛在需求暫未釋放1. 制度改革釋放潛在需求,經濟性因素激發醫院主觀能動性
隨著我國老齡化、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健康意識的提高,康復醫療市場存在巨大的需求。但由于我國醫保報銷及轉診制度的制約,康復科室及醫院建設進度不達預期,這部分潛在需求暫未釋放出來。隨著醫保報銷轉診制度的發展,原本看不見的 13219 萬人次的需求將逐漸浮上水面。同時,隨著 GDP 增長帶來的消費結構改變,將進一步促進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激發潛在康復需求。而我國萬元以上康復設備供需缺口達到 6.94萬臺,資源滿足率僅為 14.16%。
制度瓶頸解決將釋放大量需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萬元以上康復設備供需缺口達 6.94 萬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按照人社部、國家衛計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 從 2016 年 6 月開始,納入醫保的康復項目由此前的 9 項增加至29 項,并且各地原已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康復項目繼續保留。 之前的 9 種被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醫療康復項目包括:運動療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腦癱肢體綜合訓練、截癱肢體綜合訓練、作業療法、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言語訓練、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新增 20 個項目中,評定性項目 8 個,占 40%,治療性項目 12 個,占60%, 這將有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激發潛在需求。
一直以來,中國醫療領域都是重搶救治療,輕康復,導致康復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人才較為匱乏。目前在我國三級醫療康復體系中,康復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但供不應求且平均住院時間較短。
2017 年,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時代,取消過去的藥品加成,從過去的三個收費渠道變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這導致康復科成為公立醫院為數不多的盈利性科室。康復科康復治療收入每年約 20-40 萬,雖然表面上低于綜合醫院每床收入約 50 萬,但由于康復科成本主要是設備折舊及醫務人員成本,康復科凈利潤率超過綜合醫院達到 20%以上。
而且康復科醫患矛盾較少,風險相對較低。因此三級醫院非常重視康復醫療科,而金字塔下方的二級和長期照顧單位,將是未來康復醫療的中間力量,這些機構對設備的需求是一片藍海。經濟因素激發醫院建設康復醫療科的主觀能動性。
我國三級醫療康復體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政策瓶頸的突破助推行業高速健康發展
2011 年衛生部《關于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的下發,標志著我國三級醫療體系建設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解決轉診難的瓶頸。2016 年人社部《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文件將現有康復醫保項目擴圍,一方面加速下游潛在康復需求落地,另一方面解決康復項目缺醫保,收費低的困境。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康復醫療行業高速發展。
衛生部 2011 年發布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及 2012 年 3 月發布的《康復醫院基本標準(試行)》,規定綜合醫院均必須設立康復科及相應的康復工程室,并配置標準化的康復器械。標準規定,康復科室的設備需有多功能評定檢測設備、運動治療設備,物理因子治療設備,言語吞咽認知治療設備等。
為打破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國家也陸續出臺大批扶持政策。僅 2015 年一年,國家針對醫療器械設備轉型共發布了 18 個文件。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醫療器械審批被首次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市場空間巨大,國家大力扶植,不少醫療器械類的上市公司在技術投入方面逐漸加大。
而目前,我國 16524 家綜合醫院中,建立康復科室的綜合醫院僅為 3288 家,占比 24.6%,其中,開設康復病區的在 50%以上,市場需求廣闊。
康復科室建設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綜合醫院康復治療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 預計 2022 年我國康復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
醫療衛生總費用將繼續保持增長。衛生部《2012 年衛生統計年鑒》顯示: 2009 年時,英國醫療衛生總費用占 GDP 的比重為 9.8%、德國為 11.7%,美國則為 17.6%, 而我國同期僅為 5.1%, 2014 年醫療費用占比 GDP 僅為 5.6%。 目前我國康復醫療市場規模為 200 億,人均費用 15 元,而美國已經達到 1380 億,人均費用 552 元,未來對于康復醫療的需求還存在很大增長空間。
按照《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和《康復醫院基本標準(試行)》的要求,將有約 1 萬家綜合醫院須新建康復科。如果按照平均每家醫院需要購置康復器械的費用為300 萬元~500 萬元計算,則僅綜合醫院康復科建設新增的康復器械需求量將達 300 億元~500 億,整個二級醫院的康復科建設還是一片藍海市場。
當前康復醫學的發展僅僅滿足了小部分市場需求,仍有大量康復需求人群未被滿足。我們預計, 2022 年中國康復市場將達到 1000 億。短中期市場容量測算:按照基本滿足我國康復需求的水平,目前行業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 18%,預測至 2022 年我國康復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 1033 億元。長期整體市場容量測算:參考美國人均康復消費標準 80 美元/人,我國康復醫療理論市場容量將達 6500 億。隨著中國老齡人口逐年增加、醫保政策對殘疾人以及住院患者的覆蓋度提高,未來“預防、治療、康復”理念的將更深入人心。相信隨著我國醫療體系逐漸向西方發達國家靠攏,未來康復行業市場容量將有超預期表現。
中美康復市場規模及人均費用對比(單位:億元,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2 年我國康復市場規模達 1033 億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