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麝香供不應求,人工養麝將部分緩解麝香緊張局面
2017/4/30 10: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內麝香供不應求,采取配額制麝香為中藥材的一種,其藥用來源為麝科動物,如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國內麝香供不應求,采取配額制
麝香為中藥材的一種,其藥用來源為麝科動物,如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等成熟的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1]。麝香主要含有水分22.56%,灰分3.62%(其中含鉀、鈉、鈣、鎂、鐵、氯、硫酸根、磷酸根離子等),含氧化合物(其中含碳酸銨1.15%,銨鹽中的氨1.89%,尿素0.40%,氨基酸氮1.07%,總氮量9.15%),膽甾醇2.19%,粗纖維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主要有效成分為麝香酮。它曾用在牛黃丸、蘇合香丸、西黃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云南白藥、六神丸等產品中。
麝香為鹿科動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種高級香料,如果在室內放一丁點,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中國使用,已有悠久歷史。唐代詩人杜甫在《丁香》詩中遇:'晚墜蘭麝中'。麝香是配制高級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制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麝香性辛、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許多臨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時,或處于昏厥休克時,服用以麝香為主要成分的蘇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緩解。古書《醫學入門》中談'麝香,通關透竅,上達肌肉。內入骨髓......。《本草綱目》云:......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其意是說麝香可很快進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發揮藥性。治療瘡毒時,藥中適量加點麝香,藥效特別明顯。西藥用麝香作強心劑興奮劑等急救藥。
麝香的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3.抗炎作用4.對平滑肌的作用5.對某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作用6.對腎上腺素B受體的作用7.抗早孕作用8.雄激素樣作用9.對免疫功能的影響10. 抗腫瘤作用11. 其它作用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麝香資源分布:
1.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貴州等地。2.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肅、云南、四川等地。3.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等地。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麝數量從1950s的300萬頭銳減至2011年不到5萬頭,按照成年雄麝占1/3,每只年產麝香20g,我們估計2011年全國麝香產量300kg左右,而年麝香需求在1000kg以上,供不應求推動麝香價格11年上漲8倍。國家林業局自2005年起對庫存及新生產的天然麝香進行配額供給,每年配額500kg左右;并審批使用天然麝香的企業,規定九家企業的九個產品可使用野生/養殖天然麝香,另有3家企業的多個產品使用養殖天然麝香。
1950年代以來國內麝數量銳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年后新批3家企業使用養殖天然麝香資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5-2016年間國內麝香價格上漲8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人工養麝部分緩解麝香緊張局面
考慮目前麝香產量存在巨大缺口,我們預計未來3-5年,國內麝香資源仍將保持緊缺現狀,麝香價格仍將持續增長。在麝香價格上漲及政府+企業大力支持下,國內麝養殖產業發展迅速, 2016年養殖麝近2萬頭, 5年間麝數量增速18%;麝香產量呈加速增長趨勢, 2016年養殖天然麝香產量近130kg,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麝香供給緊張的局面。
2011-2016年國內養殖麝數量增速1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養殖天然麝香產量加速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