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維生素價格走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7/4/23 10:36: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大宗原料藥領域。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E 和泛酸鈣的價格在2015年末到2016 年出現了大幅上漲。其中維生素A 從2015 年10 月的約100 元/千克的價格開始持續拉升,在2016 年8 月最高達到了320 元/千克;泛酸鈣價在大宗原料藥領域。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E 和泛酸鈣的價格在2015年末到2016 年出現了大幅上漲。其中維生素A 從2015 年10 月的約100 元/千克的價格開始持續拉升,在2016 年8 月最高達到了320 元/千克;泛酸鈣價格則是從2015 年12 月的56 元/千克起步,在2016 年3 月最高達到了330 元/千克。維生素B2 的價格也從2015 年9 月的140 元左右一路上漲,在2016 年8 月達到了250 元/千克的高位。維生素E 的價格也從2015 年10 月時的42 元/千克最高上漲到2016 年7 月的85 元/千克。其中維生素A 和泛酸鈣的價格漲幅較大,均接近了2007 年的歷史高位。
幾種維生素價格近一年走勢(元/千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維生素行業產能與競爭格局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用途上來看,維生素產量的約70%用于飼料添加劑,30%用于食品醫藥領域。由于維生素是人體和動物所必須的營養成分,需求相對剛性,因此廠家能夠將價格上漲傳導到下游,市場也較容易接收,因此具備漲價并維持一段時間的基礎。通過對于維生素價格上漲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供給的收縮或短期內產能出現緊張是促使維生素價格攀升的重要因素。此外,市場集中度對于價格的提升也有影響,一般來講市場集中度越高,行業內主流廠商的話語權也就越大,對價格的掌控能力也就越強;而開工率越高,價格在上漲之后新增產能也就越少,價格就越容易維持在高位。從目前的產能情況來看,維生素A、泛酸鈣和維生素E在今年均有新增產能進入,前期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我們預計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的態勢。
種類 上漲原因 現有產能及未來新進入情況
種類上漲原因現有產能及未來新進入情況維生素A核心中間體檸檬醛供應商巴斯夫集團總部工廠爆炸,供應持續偏緊,導致維生素A市場價格的上漲,其在馬來西亞的新工廠投產延遲,檸檬醛產量下降;2016年下半年國內龍頭企業設施改造,導致裝臵停產近3個月,導致市場貨源緊張,催生價格進一步上漲全球僅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蘇、新和成、金達威、浙江醫藥等6家生產企業。帝斯曼維A產能目前占全球維A產能的28%。巴斯夫在馬來西亞投建檸檬醛一體化工廠,并且擴大25%的維A產能,目前產能占全球維A產能的22%。國內巨頭新和成不斷擴大檸檬醛的生產能力,目前產能占全球維A產能的21%。安迪蘇目前占全球維A產能的16%。金達威投資年產800噸維生素A油的項目,目前產能占全球維A產能的8%。浙江醫藥上馬3000噸檸檬醛,目前產能占全球維A產能的6%。維生素E受G20峰會影響,國內主流維E廠家將在8月份逐漸停產,國內維E龍頭企業浙江醫藥預計8月20日停產,維E市場貨源供應將逐漸減少。受環保因素影響全球最大維生素企業帝斯曼瑞士工廠被迫限制生產目前全球維E的生產企業主要有帝斯曼、巴斯夫,新和成和浙江醫藥。其中帝斯曼和巴斯夫約占60%的產能,新和成和浙江醫藥占40%的產能。冠福股份全資子公司能特科技2萬噸維生素E項目已經實現量產泛酸鈣全球維生素價格處于上升趨勢;價格前期長期低迷;環保要求趨嚴,某些生產廠家因環保因素產能未能完全釋放,整個市場處于貨源緊缺及生產成本提高狀態鑫富藥業泛酸系列產品總產能12000噸/年;兄弟科技泛酸鈣項目在建維生素B2環保收緊,產能和不規范的小廠會逐步被監管淘汰,產能和市場份額出現集中廣濟藥業產能4800噸,占全球近一半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前期未大幅上漲的維生素之中,維生素C近期表現良好。國內包衣維生素C的價格已經從2016年中期的低位30元/千克上漲至60元/千克。在此之前數年,維生素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此前發布的維生素C行業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全球維生素C總需求不過12萬噸左右,中國的總產能卻已經接近18萬噸,產能的過剩導致了維生素C價格的長期低迷,維持在成本價附近。從產能分布來看,東北制藥、華北制藥、石藥集團、魯維制藥和江山制藥(已被帝斯曼收購)占據了擁有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產能。
包衣維生素C 歷年價格走勢(元/千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維生素C 產能分布(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產能角度來看,華北制藥生產維生素C 的子公司河北維爾康制藥已經于2015 年起因搬遷處于停產狀態,目前主要在消化前期庫存。而石家莊市于2016年11 月中旬發布了《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第1 號),要求全市所有制藥企業全部停產,未經市政府批準不得復工生產。由于石藥集團也位于石家莊市,因此其維生素C 生產也受到了影響,合計有近5.5 萬噸的產能受到了影響。在需求方面,2016 年我國僅出口的維生素C 就達13 萬噸,再考慮到還有一部分會在國內銷售。可以看出維生素C 的供給處于緊平衡的狀態,因此推動了價格的持續攀升。在價格方面,根據生意社網站的報道,帝斯曼于9 月份率先宣布提高中國生產的維生素C 產品售價10%,其余廠家隨后紛紛跟進或者停止接單,導致維生素C 市場庫存減少。隨著環保要求的逐漸嚴格,維生素C 的供應緊張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緩解,同時各廠家對于未來的價格形成了一致預期,價格易漲難跌,未來維生素C 的價格有望穩步攀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