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7/2/17 10:36: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06-2010 年,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擴容帶來行業快速增長,醫藥行業收入增速高 于 20%,利潤增速高于 25%;藥品企業機會大于其他子行業,利益品種 最重要。2011-2015 年,醫保控費全面高壓,醫藥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 逐年下2006-2010 年,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擴容帶來行業快速增長,醫藥行業收入增速高 于 20%,利潤增速高于 25%;藥品企業機會大于其他子行業,利益品種 最重要。2011-2015 年,醫保控費全面高壓,醫藥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 逐年下降至 2015 年分別為 10%和 12%;醫保控費的大趨勢形成,醫療 器械的并購機會、醫療服務的擴張機會帶來牛股多。2015 年醫藥制造業 收入、利潤增速開始回升,這一回升趨勢延續到 2016 年,原因是控費 在 2015 年初見成效,醫保基金整體壓力有所緩解,未來醫保控費將是常態化事件,輔助用藥的壓力將持續,但治療性用藥的需求不 會動搖;預計 2016-2018 年醫保控費初見成效,藥品的結構性機會開始出現。
2004-2016 年醫藥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情況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2015 年收入增速首次超過支出增速,控費初顯成效。收入 11,193 億元,增速 15.55%,支出 9,312 億元,增速 14.48%,收入增速 3 年以來首次超過支出增速。新農合 2015 年籌資總額 3286 億元。2016 年 1-11 月份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繼續保持超過支出增速態勢,收入 11,183 億元,增速 14.47%,支出 9,065 億元,增速 12.35%。
商業健康險從 2012 年 862 億 增長到 2016 年 1-11 月的 3,842 億元,正在成為醫藥健康新的支付方。 未來隨著職工收入提升、人數提升,醫保基金總收入還將維持一個穩定 增長,商業保險收入規模增速持續上升至 2016 年 1-11 月份的 73%,未來將成為支付方強有力的補充。
2009-2015 年醫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單位:億元,%)
商業健康險規模(單位:億元,%)
2015-2016 年是醫藥行業政策制定年,2017 年即將進入政策落地年。 醫藥行業近兩年政策制定更加系統、執行力更強,從藥品審批、生產、 流通、支付各環節,政策直指痛點。醫藥行業的改革正在進入從量變到 質變的過程,為真正的醫藥分家做最后的準備。在過去醫藥行業改革中, 政策頻發,政策多,執行力度弱,主要原因在于醫改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性過程,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只能循序漸進,不適合過于激進。2015-2016 年最大的變化是整體政策的制定更加多、快、系統,2017 年即將進入這 些政策的執行年。
2015-2016 年醫藥行業政策
自 2015 年 7 月 22 日 CFDA 公布關于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 核查文件以來,1622 個涉及品種,扣除免臨床試驗的 193 個,需要進 行自查的品種共計 1429 個。截至 2016 年 6 月底,企業經自查主動申請 撤回了 1193 個,占應自查總數的 83%;截至 2016 年 9 月底,CFDA 共核查 117 個注冊申請,對其中存在真實性問題的 30 個作出了不予批 準的決定,約占應自查核查品種的 2%;對涉嫌數據造假的 27 個品種 11 個臨床試驗機構和 CRO 予以立案調查。通過核查的品種成都倍特的替 諾福韋酯、聯邦甘精胰島素都獲得批準。
自查核查撤回申請數量一覽(單位:個)
自查核查不予批準數量一覽(單位:個)
2016 年 2 月 26 日 CFDA 發布了《關于解決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實行 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2016 年第 19 號)》。19 號文重點支持三大類藥物 的優先審評,規定了 17 種情形可以進行優先審評,目前創新藥、兒童 用藥、臨床急需藥、專利過期藥和國內“首仿”藥五大類可實行優先審 評。2016 年優先審評制度高效落實,隨政策推進下半年納入優先審評品 種數目顯著增多,全年共有 140 個品種在 CDE 優先審評平臺公示。優 先審評實現有限的審評資源向創新藥和臨床急需品種傾斜,減少其排隊 時間,創新藥審評加速進行,創新藥物、高品質仿制藥將受益。
2016 年納入優先審評品種情況(單位:個)
2015 年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 2010 年的 69%提高至 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 2010 年的 33%提 高至 46%;形成 3 家年銷售額超過 1000 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 業和 25 家年銷售額超過 100 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 明顯提升。前 3 位醫藥批發企業主營收入占醫藥總體市場規模的由 2010 年的 26.7%上升至 2015 年的 33.5%,增幅明顯;而前 20 位的占比由 53%上升至 56%,顯示地域性流通企業的集中度提升稍慢。
2006-2015 年醫藥流通企業數目變化情況(單 位:個)
2010-2015 年醫藥流通前 100 名企業營收市場規模占比(單位:%)
醫藥流通企業前 3 強“十二五”期間集中 度提升情況
醫藥流通企業前 20 強“十二五”期間集中 度提升情況
2016 年國務院在醫藥衛生體制改 革重點工作中首提“兩票制”,2017 年 1 月 9 日國務院醫改辦正式發布 《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兩票 制要求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 票,基本上擠壓掉掛靠走票的中小型經銷商的生存空間。未來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影響工業企業去庫存及補庫存 行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