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電力設備市場規模預測及行業發展趨勢
2017/2/17 10:21: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日常起居領域,電燈與各類家用電器普及。在陸地交通領域,燃油車逐步普及使用。在軌道交通領域,火車一般用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蒸汽機驅動。基于我國的資源稟賦,煤炭成為發電的主要來源;作為儲備多、較易開發的清潔能源,水電裝機發展很快。2000年4在日常起居領域,電燈與各類家用電器普及。在陸地交通領域,燃油車逐步普及使用。在軌道交通領域,火車一般用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蒸汽機驅動。基于我國的資源稟賦,煤炭成為發電的主要來源;作為儲備多、較易開發的清潔能源,水電裝機發展很快。2000年4 月19 日,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首次突破300GW,躍上新臺階,彼時水電裝機占比24.4%,其他清潔能源發電容量很小。200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35萬億kWh,為1980年的4.5 倍,而2016年用電量為2000年的4.4 倍。
1980-2016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統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本世紀以來,尤其2010年以后,核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獲得了快速發展,水電繼續保持裝機容量第二的地位,僅次于火電。截至2016年底,我國發電總裝機達到1,645.69GW,同比增長8.9%。其中,火電占比下降至64.0%,水電占比為20.2%,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占比分別為9.0%、4.7%、2.0%。從2016年前三季我國發電量結構看,火電的貢獻高達73.8%,遙遙領先;水電貢獻18.5%,緊隨其次;核電的貢獻為3.49%;其他(主要為風電、光伏)的貢獻為4.14%。
2016年我國發電裝機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前三季我國發電量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軌道交通領域,電氣化鐵路發展迅速,并顯著提升了火車的行駛速度與用戶體驗。據公開資料,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氣化鐵路里程達到7.47萬km,其中高鐵1.98萬km;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26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長度3,618km。此外,基于弱電控制的各類智能化設備普遍用于工業與工商業各個領域。
2015年被業界普遍認定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中國的電動汽車當年完成產銷量約38萬輛,累計保有量于當年年底達到50萬輛。根據規劃,2020年,以電動汽車為主要形式的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當年產銷量200萬輛,累計保有量于當年年底將達到500萬輛。我們預計,2020年以后,電動汽車的普及率仍持續提高,但同時鈷金屬(現階段下三元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的稀缺性等因素將加重業界對新技術的渴求。如推進順利,2017-2020年,以氫為主要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FCV)產業在示范推廣項目中,將經歷熱身性大發展,2020-2030年有望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FCV 應用初期,氫燃料電池系統與鋰電系統協同使用。我們預計,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當年產量將達到1200萬輛以上,對汽車總產量的貢獻超過24%。業內預計,到2030年,氫能產業產值將突破1萬億元,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 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200萬輛,高壓氫氣長輸管道建設里程達到3000km,氫能產業基礎設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程度迫近發達國家水平。
基于我國人口稠密、工業自主化率高的實際國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受自然條件影響極小的核電之基荷電源地位將得以鞏固;與此同時,太陽能發電、風電和各類儲能系統在智能微電網的應用,將逐步增多;清潔能源發電產業日臻成熟。我們預計,至2030年底,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GW,在我國發電總裝機的中的占比逐步增至3.5%以上,當年發電量貢獻將達到7%。除了在沿海地區建設大型核電機組基地外,安全性與選址靈活性更具優勢的小型堆將在海上鉆井平臺、海島、陸地等各類場所逐步推廣。
如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規劃推進符合預期,到2030年,洲內跨國電網互聯與洲內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將基本完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