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球 IC晶圓代工廠產能與硅片需求預測分析
2017/2/8 10:3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預測,預計未來幾年 IC 制造廠的晶圓產能將保持較為快速的增長,到 2018 年和2020 年分別達到 1942 萬片和2130萬片 (以 8 寸200mm硅片折算) ,相當于12 寸晶圓863 和947 萬片 ,2015-2020年的根據預測,預計未來幾年 IC 制造廠的晶圓產能將保持較為快速的增長,到 2018 年和2020 年分別達到 1942 萬片和2130萬片 (以 8 寸200mm硅片折算) ,相當于12 寸晶圓863 和947 萬片 ,2015-2020年的復合年均增速為5.4%。
截至 2015 年底,12 寸(300mm)晶圓占據全球晶圓產能的 63.1%,預測到 2020年該比例將增加至 68%;至于 8 寸晶圓在全球晶圓產能中占據的比例,將由 2015 年的28.3%,在 2020 年降低至 25.3%,不過 8 寸(200mm)晶圓產能在未來幾年仍將繼續成長;而 6 寸(150mm)晶圓產能在預測期間的成長表現相對較平坦。
2014-2020 年12月全球晶圓月產能( 百萬片,8寸約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2020 年12 月全球晶圓月產能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統計數據,過去三年全球晶圓出貨量快速增加,從 2013 年的88.52億到平方英寸增長到2015 年的102.69 億平方英寸 ,2013-2015年復合年均增速 7.7% 。預計未來在大陸和臺灣的持續投資下,預料晶圓代工產能將穩定增長, 而臺灣更穩坐全球擁有最大晶圓代工產能的地區。
臺灣的晶圓代工產能居全球之冠,其中 12 寸的產能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比重 55%以上,臺積電與聯電是臺灣晶圓代工產能的兩大推手。臺積電竹科 12 寸廠 Fab 12 第 7期、中科 12 寸廠 Fab 15 第 5 及第 6 期正積極準備迎接 10nm 以下制程產能。聯電則持續擴充 28nm 產能,南科 12 寸廠 Fab 12A 廠第 5 期也準備投入 14nm 制程。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市場規模預測(十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大陸將是成長最快的市場 ,根據統計 ,2015 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市場規模為69 億美元 ,到 2020年將達到 154億美元 ,復合年均增速為 17.42% , 在全球晶圓代工的份額將從 2015年的9.3% 增長至 2020年的19.2% 。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目前正致力提升北京 12 寸廠 Fab B1 廠和上海 12寸廠 Fab 8 廠等既有廠房的產能,同時該公司也正在提升新成立的北京 12 寸廠 Fab B2廠與深圳 8 寸廠 Fab 15 廠產能。中芯的擴充計劃同時包含了先進的 28nm 及 40nm 產能,以及技術成熟的 8 寸晶圓制程;其他擴大產能的業者還包括武漢新芯,旗下 A 廠產能將持續投入 NOR Flash 代工業務;上海華力也即將成立第二座晶圓廠,預計 2017年動工,2018 下半年起可望開始投注產能。
全球晶圓代工廠市場規模預測(十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半導體先進工藝制程的發展,28nm制程已經在2013-2015年占據最大的份額,預計未來 28nm 仍然是主流,同時自 2017 年開始,更加先進的 16/14nm 和 10/7nm 將快速增長。先進的工藝必須有高純度、高質量的大硅片為基礎。
在具體的行業應用方面, 根據報告,預計從 2015 年到2019年,計算(包括PC電腦 、SSD 存儲和平板電腦 ,300mm 硅片為主) 、 工業(200mm硅片為主) 、汽車領域 (300mm 與200mm 比例接近)的硅片需求將分別實現 5%、9% 、6% 的復合年均增速,而手機領域 (300mm 硅片為主)由于出貨量的放緩將維持現有需求,但是12寸 (300mm)的占比會繼續增加。
2015-2019 年半導體重要應用領域的硅片需求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整體來說,300mm 晶圓需求仍將快速增長,全球運作中的12 寸晶圓廠數量預計到2020 年將持續增加 。大多數 12 寸廠將繼續僅限于生產大量、商品類型的元件,例如 DRAM 與快閃存儲、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元件,還有 IC 尺寸較大、復雜的邏輯與微處理器;而有的晶圓代工廠會結合不同來源的訂單來填滿 12 寸晶圓廠的產能。
全球 12 寸晶圓廠數量情況與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統計,截止2015年底全球共計有95 座12 寸晶圓廠(世界各地還有不少研發晶圓廠以及少量生產晶圓廠使用 12 寸晶圓,但并不在統計之列);目前有8 座 12 寸晶圓廠預計在 2017 年開幕,是繼 2014 年有 9 座晶圓廠開幕后的單年最高數量。
預計到2020 年底,還會有另外22座 12 寸晶圓廠開始營運,屆時全球 12 寸晶圓到廠數量總計將達到117 座;該機構預期,12 寸晶圓廠(量產級)的最高峰數量將會落在125 座左右。而8 寸晶圓廠的最高峰數量則是 210 座( 截至 2015年 12 月,全球8為寸廠數量為 148 座)。
根據預測,預計未來幾年 IC 制造廠的晶圓產能將保持較到 為快速的增長,到 2018 年和 2020 年分別達到 1942 萬片和 2130 萬片(以8 寸200mm硅片折算),相當于 12 寸晶圓 863 和947 萬片,2015-2020 年的復合年均增速為 5.4% 。在具體的地區方面,中國大陸增長最為迅猛,根據統計,2015 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市場規模為 69 億美元,到 2020 年將達到154 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為 17.42% ,從全球晶圓代工的份額將從 2015 年的 9.3% 增長至 2020 年的 19.2% 。同時,在具體的應用方面,計算(包括 PC 電腦、SSD 存儲和平板電腦)、工業、汽車領域的硅片需求將現 分別實現 5% 、9% 、6% 的復合年均增速,手機領域保持穩定,導致 300mm 晶圓需求的仍將快速增長,全球運作中的 12 寸晶圓廠數量預計到 2020 年將持續增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