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眉山農民進城買房可獲購房補貼 推動樓市去庫存
2016/3/21 8:37: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40歲的王有香是眉山市洪雅縣止戈鎮五龍村村民,去年她和丈夫用進城務工的積蓄在縣城買了一套118平方米的住房。像他們一樣進城購房的農民,近年來在眉山市越來越多。40歲的王有香是眉山市洪雅縣止戈鎮五龍村村民,去年她和丈夫用進城務工的積蓄在縣城買了一套118平方米的住房。
像他們一樣進城購房的農民,近年來在眉山市越來越多。當地順勢推出“購房補貼”政策支持農民和農民工進城購房,既推動了樓市“去庫存”,又使大量“新市民”在城里買得起房,增強了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獲得感”。據統計,僅去年5-12月,在眉山市成交的41662套商品房中,農民進城購房占比已達近70%。
農民購房“有補貼”
“農民進城買房有補貼,合算!蓖跤邢阏f,他們家買的房子總價38萬多元,但除去購房補貼5萬多元,自己實際出資不到33萬元!霸诔抢镉蟹浚尥奚蠈W、老人看病比鄉下條件好多了。”
眉山是四川傳統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大市,全市人口350萬,農村人口約占240萬。當前眉山市正處于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雙加速”時期,大量農民趨于市民化。
眉山市在積極引導農民進城入鎮中努力讓其買得起房。去年4月,眉山市委、市政府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基礎上,將支持農村居民進城購房作為促投資、穩增長、惠民生和統籌城鄉的重要舉措,出臺了鼓勵農村居民進城購房的一攬子政策。
眉山市房管局局長朱典祺說,按照支持政策,去年5月1日至7月31日,符合條件的進城購房農村居民可享受政府補貼300元/平方米,房企再給予200元/平方米補貼;去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補貼200元/平方米,房企補貼不變。同時,在此期間購房的農村居民,還可以獲得相應的水電氣安裝優惠等。
推動樓市“去庫存”
在政策支持下,農民購房成為市場主力。住建部門數據顯示,去年5-12月,眉山市商品房成交41662套,同比增長56.9%;成交面積33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1%;成交金額151.3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農民進城購房占比68.3%。
農民進城購房推動了樓市“去庫存”。數據顯示,去年4月底,眉山市商品房存量640萬平方米,可售周期為21個月;到12月底化解動態存量20%,動態存量下降到510萬平方米,可售周期縮短為14.6個月。
鑒于去年的購房補貼政策收效,今年以來,眉山市結合為期三個月的房交會,出臺了政府補貼200元/平方米、企業優惠300元/平方米的購房補貼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眉山市民以及外地來眉創業人員,政策受益面更寬。
不僅如此,農民進城購房落戶還加快了新型城鎮化推進。2015年11月,眉山市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成為四川省五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市之一。目前,眉山城鎮化率達到42%。
帶給農民“獲得感”
“幾萬元的購房補貼,對我們農民工來說,相當于一年的收入。”眉山市多悅鎮付廟村村民宋國其說,他很早就有在城里買房的打算,先后看了很多房子,一直沒下決心買。
“去年市里出臺鼓勵農民購房的政策,我感到很劃算,終于出手買了一套房,原價34萬多元的房子,拿到了4萬多元的補貼。”宋國其說。
與此同時,眉山市幫助農村居民解決進城“后顧之憂”。按照有關規定,在中心城區購房戶籍暫未遷出農村的,其農村居民權益不變。凡進城購房的農村居民,其子女入學一律享受城鎮居民子女入學待遇。進城落戶農村居民可自主選擇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等。
感受到支持政策帶來的“獲得感”,宋國其專門給在外務工的幾個兄弟姊妹打電話,推薦他們回來買房。結果,他們一大家子人在同一個小區買了3套房!岸嗄旮髯栽谕獯蚬さ男值苕⒚茫F在又可以在一個小區生活了!”宋國其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