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房價再漲6倍才崩?5組數據證明萬科董秘既冤也錯了
2016/3/4 8:43: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房地產話題實在是太熱了,各種言論也是迭出。但牛熊交易室想說,一片火熱之中卻少有人去冷靜地去分析,以訛傳訛之多讓人匪夷所思。本文為牛熊交易室中國房市觀察系列第5房地產話題實在是太熱了,各種言論也是迭出。但牛熊交易室想說,一片火熱之中卻少有人去冷靜地去分析,以訛傳訛之多讓人匪夷所思。本文為牛熊交易室中國房市觀察系列第5篇。
譬如前幾日傳四成上市公司的一年凈利潤買不起一線城市的一套房子,其實這要看設定的門檻值,牛熊交易室在之前的房地產系列文章已分析。還有一則就是網傳萬科董秘表示上海房價要趕超紐約,而且從東京、香港的崩盤案例看,上海應該還有6倍空間。
圖1:網傳的萬科董秘對上海房價的看法
1、萬科董秘成了冤大頭:2012年的研究而已
但實際上是這樣嗎?有人詢問了萬科董秘譚華杰,被告之這是其2012年的研究,而且用的是2010年的數據。瞧,萬科董秘成了冤大頭!
牛熊交易室想起了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所寫的《低智商社會》,如果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只滿足于聽到各種奇聞而不去學習尤其是獨立思考,那么這個社會是沒有前途的。
有位小伙子在后臺留言說,大意是“你幾篇文章分析房地產市場,那些論據我不需要,但一直沒有表明態度,我們要的是李大霄那樣的態度,哪怕是錯的。”我真的很遺憾,如果說前面系列3篇以及我那本《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變遷大推演》還看不出態度的話,我該怎么說你呢?
另外,2月26日起除了正常的休息時間,我都在重新研究房地產市場,我不用數據和邏輯說話,就扯個大嗓門看多和看空你就不怕被誤導?對不起,我沒興趣也拉不下臉做那種大嗓門的大炮,我一貫推崇個體的獨立思考。另外,畢竟對你負責的只能是你自己。
好了,我們看看萬科董秘是如何成了冤大頭。
萬科董秘實際是這么說的:
1、2010年,北京、廣州和深圳的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比重明顯低于紐約、東京;而工業用地占比則大幅高于紐約、東京。上海沒有公布相關數據,但情況與北深廣應該類似
2、1990年東京每套房屋中位數價格是紐約3.2倍,不是4倍
3、目前北京、上海中心區的房價與紐約接近并略低。但5%、10%的差距只是打比方,不是真的準確計算結果
4、這個研究是2012年做的,用的是2010年的數據。數據現在有點過時了,但大結論依然成立
5、所謂北京、上海房價還要再漲6-8倍,絕非我的觀點
也就是說,萬科董秘并未說上海房價還要猛漲6倍以上,而且這是2012年用2010年做的研究。
2、上海真的比得上紐約嗎?
不過,鑒于這樣的傳聞負面效應如此之大,牛熊交易室仔細檢驗了下數據,發現萬科董秘之言還有很多可以斟酌。
從上述萬科董秘的表態看,譚華杰之所以看好房地產市場主要有3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北京、上海的房價應基于整個經濟體的總量來判斷。理由是北京、上海的定位應和紐約一樣,作為特大經濟體的核心都市,房價與當地人口密度、和當地購買力水平相關性比較低。
但這樣的邏輯是有漏洞的。紐約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管從城市吸引力還是城市競爭力來說都比京滬要高一檔次。據2015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顯示,紐約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在第2位,而上海排在第17位,北京第18位。
如果說上海的房價是由整個中國的財富來決定,那在相同邏輯下,紐約的房價可以說是由世界的財富來決定的。
3、美國的貧富差距比中國更大
萬科董秘第二個理由是中國社會貧富差距大,換句話說就是基尼系數高,更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有錢人多,而有錢人又都會去北京、上海這樣的核心城市買房,所有房價只要看中國的有錢人就行了。
然而根據牛熊交易室統計發現,在用于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中,中國的貧富差距并沒有比美國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62,已經連著7年下跌并達到了15年以來的最低點。而美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則顯示美國的基尼系數比中國更高,為0.476,而紐約更達到了0.5048.
所以從貧富差距來看,中國與美國并沒有多大的差別,甚至說中國在控制貧富差距這一方面做的比美國更好,那從何而來的中國房價應該超過紐約呢?如果你對統計局表示“呵呵”,那就去看看好萊塢電影中的紐約吧。
圖2:中美、紐約基尼系數資料來源:牛熊交易室
4、紐約的住宅用地比例高但面積少多啦!
萬科董秘第三個理由的邏輯是這樣的:中國一線城市里如北京、廣州、深圳的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面積比都不到30%,最低的是深圳,只有26%。
而相比較紐約44%的居住用地占比要低了不少。所以相對紐約的比例來看,國內房屋供應更少,房價超過紐約是有充足依據的。
圖3:幾大城市居住用地比例
雖然中國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占比要低于紐約,但萬科董秘忽略了一個總量的問題。北上廣深的建設用地總面積分別為3480、2590、1615、930平方公里,而紐約全市面積只有789平方公里。
就算按國際上一般的50%用于建設用地的比例,總共394平方公里的總建設用地面積,按44%的住宅比來算,也只有173.58平方公里。
假設上海住房面積占總建設面積的26%,那就是有673.4平方公里的居住用面積。而2015年上海人口是2415萬,相當于每人可分到27.88平方米。而紐約這個數值則只有20平方米,比上海要低了約30%。
所以從房屋供給來看,紐約的房屋供給是明顯比中國的一線城市要緊張的。
5、上海接盤俠在減少了,15年首現
另外,從人口密度看,紐約全市人口密度在10636人/平方公里,上海則在3809人/公里。當然上海在去除寶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以及崇明之后的人口密度在12440人/平方公里,比紐約是要高。
不過,3月1日晚上海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相比2014年末減少10.41萬人。這是15年來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恩,接盤俠又減少了!
6、最重要的是:上海房價已超紐約
此外,牛熊交易室進一步統計發現,根據紐約市政府規劃部資料,2016年1月紐約城公寓的中位數在53.95萬美元。而從2月29日的百城價格指數來看,上海房地產每平米均價已達到37114元。
而按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布中的人均建筑面積35.5平方米來看,3口之家的一套房屋約60.8萬美元,已經高于了紐約公寓的中位數。
所以,萬科董秘縱然是做了冤大頭,被網傳失實,但即便從其論據來看,邏輯和數據上也是存在很大瑕疵的。
圖4:居住占地面積與城市密度對比資料來源:牛熊交易室
7、萬科董秘其他預測準不準呢?
牛熊交易室順便查看了下萬科董秘譚華杰以往的觀點,其2014年6月初認為,
“2014年5月整個行業是接近底部的狀態,全國14個重點城市的批售比降至0.72,為近兩年來最低;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批售比都降到了1以下,這在往年是很罕見的。6月是由底部開始復蘇的關鍵時間段。”
但實際上,2014年2月那輪杭州領先的全國性房價下跌,直到2014年11月才開始打住,而且這是當年9月首付降低以及11月的降準降息刺激才導致的。
所以,不要迷信地產商的話,即便是萬科2012年預測到拐點并率先降價。更不要覺得任志強作為地產商數據多就有說服力。關鍵看是否有認真的態度,專業客觀的立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