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治療成精準醫療最大市場 傳統用藥模式將被改變
2015/12/19 8:32: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正如沒有一雙鞋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腳,一種藥品也無法對所有人適用。經驗性用藥、千篇一律的用藥模式將在未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用藥。是時,精準醫療開始走正如沒有一雙鞋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腳,一種藥品也無法對所有人適用。經驗性用藥、千篇一律的用藥模式將在未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用藥。是時,精準醫療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目前在臨床領域,精準醫療已涉及無創產前、輔助生殖、單基因病、新生兒篩查、腫瘤個體化治療、遺傳性腫瘤篩查、心血管病篩查、血液病篩查等,其中腫瘤治療被業內視為未來最大的市場。
傳統用藥模式將被改變
對于精準醫學,業內有著多種見解。據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吳柏林介紹,精準醫學源自于基因組學,是指通過基因、分子水平上應用基因組學以及所衍生的各種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表現基因組學等)來診斷病因或檢測出治病目標,使得本來“千篇一律”的治療方案有可能轉變成為針對個體病因的有效治療。
“千人一藥”不僅給患者帶來麻煩,也會造成資源浪費,通過個體化基因檢測可節省后續的醫療成本,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市場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今后五年增速預計15%,是醫藥行業整體增速的3-4倍,其中基因測序行業增速將超過20%。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美國處于精準醫療的第一梯隊。今年初,奧巴馬更是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提議在2016財年投入2.15億美元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與此同時,國內有關政策也在不斷探索中。今年7月份,國家衛計委發布《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靶點基因檢測技術指南(試行)》和《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被市場解讀為政府為實質性開展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開閘的信號。在《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中,主管部門再度肯定通過檢測腫瘤患者生物樣本中生物標志物的基因突變、基因SNP分型、基因及其蛋白表達狀態來預測藥物療效和評價預后,指導臨床個體化治療的做法,并推薦腫瘤患者治療前進行基因檢測,指導醫生用藥方案。
“將來的趨勢,腫瘤的治療一定是從精確的計算開始,然后有一個精準的診斷,最后給我們帶來一個精準的治療效果!鄙虾K幟骺档滦滤庨_發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茅矛給出預判。
作為上述指南起草人之一的中南大學教授張偉表示,精準醫療不僅針對疾病患者,還可應用于健康預防:比如藥物基因組學,即在正確的時間采用正確的劑量,另外還涉及疾病預測、產前診斷、新生兒基因檢測等。未來,檢測設備可能就像一個小型的血糖儀方便攜帶,但從目前來看,還需要一段時間。
精準醫療獲大資金注入
從藥物研發角度出發,理想中的精準醫療是實現以患者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的治療方針,把握治療效果或毒副作用等應答的個性化差異,對每個患者進行最適宜的療法。隨著測序技術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涉足精準醫療的企業數量日增。
思路迪醫藥科技集團2010年在上海注冊成立,公司專注于腫瘤精準預防、腫瘤精準治療和新藥研發三大領域。據了解,思路迪在前三輪數億資金的支持下,建立了獨特的大規模原代腫瘤細胞開發平臺和人源化腫瘤動物模型平臺。其中,肝膽系統腫瘤臨床前藥物開發平臺已經建成,目前已完成3個臨床前化合物的遴選,未來一至二年陸續進入臨床試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