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內外配合 繼續保持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高壓態勢
2015/12/9 8:35: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記者從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獲悉,該省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公安質監工商三部門連動、宣傳規范打擊三位一體的方式,協調省公安廳、省質監局聯合下發了專項整治方案,聯記者從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獲悉,該省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公安質監工商三部門連動、宣傳規范打擊三位一體的方式,協調省公安廳、省質監局聯合下發了專項整治方案,聯合組成督導組到全省各地督導,局領導帶隊到國家工商總局匯報爭取支持,與外省工商機關建立了執法協作機制,全力開展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對省內外和線上線下涉及的有關市場主體情況已基本摸清,正在按照“梳理線索、信息共享、盯住不放、精準整治”的思路開展工作,全省工商(市場監督)部門共立案128件,查扣涉嫌假冒大米206噸,包裝物43萬件,移送公安機關5件。
來自五常大米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黑龍江省內共有大米加工市場主體8828戶,五常大米市場銷售主體1342戶。近年來,各種偽劣假冒五常大米行為屢禁不止,市場上流通的五常大米總量一度竟達到五常市大米產量的10倍。2014年,五常市本地大米產量只有71.4萬噸,然而,五常市的大米加工企業卻擁有560萬噸加工能力。
為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加強五常大米商標品牌保護,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黑龍江省各級工商部門按照“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省內與省外相結合、整治與教育相結合、規范與保護相結合”的“四結合”要求,對省內各“五常大米”銷售網點進行了實地檢查,對在省內外11個網絡交易平臺上銷售“五常大米”的7299戶網店進行了集中檢查。
近日,有媒體以《市場標售“五常大米”摻假甚多》為題對北京新發地、王四營糧食批發市場銷售假冒五常大米進行了報道。報道發出后,黑龍江省工商局工作組先到新發地、王四營糧食批發市場暗訪調查。通過暗訪發現,北京市新發地糧油批發交易廳是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重要場所,以往銷量比較大,在媒體曝光和北京市工商局調查后,有關經營者紛紛閉店歇業逃避打擊。據介紹,以前有很多業戶在經銷五常大米,現在都不敢做了。在王四營糧油批發市場,發現仍有一些經營者掛牌批發銷售假冒五常大米,還有一些經營者聲稱要躲過風頭看看情況后再說。隨后,工作組前往北京市工商局協調溝通,北京市工商局已經對有關批發市場和超市進行了專項檢查,下一步將繼續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等違法行為,同時建議提供完整準確的五常大米證明商標被授權名單,基本案源線索和鑒別假冒五常大米基本常識,以便深入開展執法行動。
一場打擊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行動力度不斷加大。11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針對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工商局專門下發了《關于協助黑龍江省工商局打擊網絡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通知》,要求按照提供的涉嫌違法經營五常大米的電商情況進行協查,而黑龍江省也將繼續保持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的高壓態勢。
將通過暗訪和督導發現的7條涉嫌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的違法線索,以及相關信息及時傳送公安、質監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對轄區內經營主體進行徹底排查、不留死角。同時,對通過網絡檢測篩選出來的18家涉嫌經營假冒五常大米的網店,及時與相關省市工商局進行協調溝通,對查實的違法行為認真進行查處。
對案源線索繼續實行專人跟蹤督辦,發現違法行為立即立案,納入重點督辦案件,保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并按照《企業信息公開暫行條例》規定,對銷售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示。
推行約談和誡勉談話制度,對通過檢查和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在系統內進行通報,督促工作不力的市地局加大工作力度,根據情況派督導組進駐跟進督導。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渠道,大力宣傳五常大米品牌保護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規定,及時發布關于五常大米的消費教育提示和警示,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告知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效解決爭議糾紛的五種途徑,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積極開展工作交流和業務培訓,將于12月中旬組織舉辦地理標志商標行政指導培訓班,邀請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專家講解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和保護內容,并邀請外省工商部門及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介紹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相關經驗,加強對地理標志商標保護、執法技巧、侵權判定等進行交流和培訓,有效提高整體執法能力。
繼續積極溝通協調,特別是積極爭取國家工商總局和北京市工商局等外省市局的工作支持,落實有關要求和建議,隨時準備派人赴外省配合開展假冒五常大米查處工作,形成上下內外合力,力爭整治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