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垃圾回收難:包裝可擺滿20萬個足球場
2015/12/8 8:33: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逾百萬噸!這是每年因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總和足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封箱膠帶就可繞赤道數百圈……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課題:200億件!這是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的預計總量。龐大的數字背后,人們享受了多少便捷……
逾百萬噸!這是每年因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總和足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封箱膠帶就可繞赤道數百圈……
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課題: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去了哪里該去哪里誰應為減少令人痛心的浪費和污染擔起責任
這么多的包裝,這么大的浪費!
收到包裹,取出商品,將包裝箱隨手扔進垃圾堆……對廣東東莞的網購達人任能能來說,這般動作輕車熟路,至于包裝垃圾去向何處,她從未有所考慮。
接到訂單,將產品放進定制的包裝盒,用氣泡膜填充空間,再在紙箱上一圈圈纏上透明膠帶……一個月下來,在北京經營一家母嬰產品網店的石春僅膠帶紙就要用去近2萬米,這么做獲得了買家一個“包裝嚴密”的好評。而包裝到了消費者手中如何被處理,她也沒有考慮過。
但對全社會而言,這已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嚴峻話題。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140億件,今年預計將達200億件。海量的快遞帶來了巨量的包裝廢棄物。有專家估算,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計算,140億個包裹會產生包裝垃圾280萬噸,可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每年使用的包裝膠帶就能繞地球300圈以上。
如此海量的廢棄物,該去向何方又是否百無一用,只能被當做垃圾扔掉
“快遞包裝從分類上看,主要有黃板紙、膠帶、塑料袋和塑料泡沫等。如果能夠回收,都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的。”西安市物資回收利用網絡協會秘書長陳健說,但實際上,除了大一點的黃板紙箱被回收利用外,其余廢棄包裝材料都被等同于生活垃圾,一棄了之。
僅以西安為例,從業近20年的陳健估算,當地每年因快遞產生的廢紙箱約有1.5萬噸-2萬噸,其中被回收的僅占60%左右,而每年300噸左右的塑料袋及膠帶和50噸的氣泡膜,則直接進了垃圾場被焚燒或填埋。
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不容小覷。以塑料膠帶和塑料袋為例,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填埋在土壤中需近百年方能降解。在今年4月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綠色倉儲與配送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副會長王繼祥就曾直言不諱——通常小件商品要層層包裝,用的膠帶、塑料袋、紙盒、紙箱、泡沫填充物等不能循環使用,甚至部分包裝材料還有一定毒性,帶來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
回收再利用:說得那么美,做得這么難
在專家看來,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垃圾,只有放錯地點的可再生資源。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艷菊說,每1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好紙,可節約17棵樹,1.2噸的標準煤和600千瓦時的電,快遞廢棄物中蘊藏的可再生資源數量十分可觀。
但現實卻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遠非看上去“那么美”。
業內人士介紹說,目前我國廢品回收行業是純市場化運作,依托廢品回收員-回收站-分揀中心的體系運行。在資源回收的最前端,基本依靠保潔員、回收員等充當“第一角色”,而這僅僅是在城市。在被看做電商下一片“藍海”的農村,回收體系近乎空白。這般體系,已愈發難以適應快速增長后快遞廢棄物巨增的形勢。
每天清晨,西安南郊一小區的保潔員張阿姨都能從社區的垃圾箱里“淘”出好幾大袋的快遞包裝箱,她以每公斤3角錢的價格賣到廢品站,彌補自己微薄的收入。雖然小區的快遞垃圾越來越多,她卻感到這份營生越來越難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