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新起點下農業升級如何破題
2015/12/4 8:32: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有力地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但隨著內部條件的變化,糧食價格支持政策也面臨新的挑戰。庫存積壓嚴重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有力地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但隨著內部條件的變化,糧食價格支持政策也面臨新的挑戰。庫存積壓嚴重、財政負擔沉重,如何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糧食收儲制度,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是我國農業政策調整的重大課題。
■本報記者王方李晨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起始之年。屆時,中國糧食安全會面臨怎樣的形勢和挑戰?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將從哪里著手?作物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技術如何創新?國內外食品安全戰略如何對接與落地?……種種難題待解。
近日,2015(第三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京舉行。峰會以“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與增長動力接續”為主題,集中探討如何著眼于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動力升級,尋找“十三五”農業發展的新動力。
發展壓力重重
“糧食短缺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的歷史!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研究員表示,“對中國來講,糧食問題至少在量的供給方面將不再成為問題!
他指出,中國糧食和食品安全狀況的改善,為中國應對改革發展的各種風險挑戰,保持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全世界緩減貧困和饑餓,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然而,“我們清醒地看到,可持續的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的基礎并不牢固,一些方面可以說還非常脆弱,無論是外部的市場環境還是內部的要素配置,都對糧食和食品安全在現代中國提出了新的非常嚴峻的挑戰!崩顐フf道。
糧食產量年年增產,李偉卻對資源代價的付出表現出深切的擔憂。“環境成本和經濟代價越來越突出。如果糧食生產繼續以這種方式透支,農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將被破壞,今后糧食產量的可持續增長就必然面臨更大的風險!
與此同時,“十二五”時期,中國農業發展已經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開始從主要追求數量向質量、數量效益并重,從生產導向向需求導向,從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創新驅動的集約經營進行轉變。
李偉認為,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國內糧食市場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日益加深。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有力地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但隨著內部條件的變化,糧食價格支持政策也面臨新的挑戰。
“庫存積壓嚴重、財政負擔沉重,如何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糧食收儲制度,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是我國農業政策調整的重大課題!崩顐ブ赋。
經濟新常態下,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隱患仍然較多!懊鎸蓛|多農戶、四十多萬家食品的加工企業、三百多萬個食品經營主體,政府現有的監管能力嚴重不足,而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不能讓人放心!崩顐ケ硎。
農業結構調整
不久前剛剛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特別強調,要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結構調整是題中之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結構調整大體經歷了四輪。眼下第四輪結構調整是在‘六高’背景下提出的!鞭r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潘文博介紹,“六高”即糧食產量高、進口量高、庫存量高、消費量浪費量高、調運量高、資源消耗量高。
他指出,“從種植業來看,我國現在面臨的四大矛盾和問題是品種結構不平衡、種植效益在下降、生產方式仍粗放、農產品競爭力弱!
就結構性矛盾而言,小麥產區基本平衡,稻谷平衡有余,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擴大;棉花、糖料、油料受資源約束和國際市場的沖擊,進口量大幅度增加,生產出現下滑;同時我國優質牧草短缺,如苜蓿的進口量逐年增加。
“這一輪結構調整的目標是‘兩保、三穩、兩協調’!畠杀!幢?诩Z、保谷物,口糧自給率100%,谷物自給率95%以上!’即穩棉油糖,棉花自給率基本滿足國內消費,食用油自給率30%以上,糖料自給率37%左右!畠蓞f調’即蔬菜的菜籃子生產與需求協調發展、牧草的生產與畜牧業養殖協調發展!迸宋牟┍硎。
調整的重點何在?潘文博說:“非優勢區的玉米!敝c放在了鐮刀灣地區。這個區域近10年來是我國玉米增長最快的、增量最大的。同時又是典型干旱區、生態脆弱區,一個靠天吃飯的區域。調完之后,考慮重點改種青貯玉米、苜蓿和牧草等,同時搞大豆—玉米輪作、雜糧和馬鈴薯等耐旱作物。
潘文博表示,技術路線是適應性調整、種養結合型調整、生態保護型調整、種地養地結合型調整、有保有壓調整、圍繞市場調整!皩τ诮Y構調整,我們今年就開始做了,現在主要通過試驗示范來引導農民調整!
深化農業技術創新
“我們應該理解農民為了追求產量而使用化肥農藥等有關技術,但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研究開發效率更高、利用率更高、殘留更低、更加省時省力省事的便捷的化肥農藥技術以及其他技術。”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良彪表示。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哈米德·謝里夫指出,“在中國,技術方面的作用一直是在下降的,而在發達國家,50%~60%的研發技術都能夠實現商業化!
“美國農場規模有大有小,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使用技術來提高效率的!毕募蔚录仁敲绹蠖够饡敝飨彩且晃淮蠖罐r民,他的農場里采用了種植覆蓋性技術、保護性翻耕技術。
“采用保護性翻耕技術只需要下地一次。首要的好處是省時省力。一座200公頃的農場,一年可以節省252小時的工時,一公頃平均節省36升燃料!毕募蔚陆榻B,“對土壤也有好處,比如說可以增加蚯蚓的數量,減少土壤板結和增加生物質,將侵蝕減少90%!
糧食加工業是在整個農業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樞紐、流通主體和價值創造者!跋M袊軌蜷_發一個高增加值的農產品加工系統,來提升本國已經種植的一些作物的附加值,相信能使這方面的產量產值有效提高三四倍甚至十倍!盿dm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羅逸銘建議。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愛華認為,“生物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币婧<卫锛瘓F公共事務總監王巍則表示,集團現在用加工大米的副產品——米糠來榨取和精煉稻米油,精煉加工技術已達到了日本的水平,“我們現在谷位素的含量最高保留到7000ppm,提取完油的米糠粕可以進一步加工成食品和保健品的原輔料”。
王巍建議國家鼓勵糧油加工企業的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產業自身的價值創造力,還建議進一步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中國的農業產業和糧食加工業要走向現代化,進一步地對外開放、鼓勵引進外資是必由之路”。
拓寬國際視野
歐盟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總司代副司長約翰·克拉克認為,開放的貿易尤其是農產品和食品,“能確保供求有更好的匹配,使得價格位于合理的水平,能夠滿足城市消費者的需求,而且能降低價格的波動”。
“中國作為人多地少水缺的發展中大國,僅僅局限于本地的耕地難以維持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積極主動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的理性選擇!崩顐ケ硎,漸進和可預期的糧食進口增長能實現雙贏,適度進口是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同時,中國還在向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和農產品,為全球食品的安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要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的體系,要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皳宜,這是政府在五年發展規劃當中,第一次把食品安全戰略提到這樣的高度!敝醒胴斀涱I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說道。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必須樹立國際視野和思維。”韓俊表示,“我們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或治理體系,應當積極借鑒國際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經驗,食品安全的標準也應當循序漸進地與國際標準接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