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計委:到2020年每個家庭要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2015/11/28 8:34: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國家衛計委網站25日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據國家衛計委網站25日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以滿足群眾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居民感受度和服務質量為重點,提出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與管理、加強社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轉變服務模式、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保障與監督管理等4方面共17條具體措施。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要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城鎮化進程中,村委會改居委會后,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按有關標準將原村衛生室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撤銷村衛生室。
各地應鼓勵各地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予以補助。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要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鼓勵使用自助掛號、電子叫號、化驗結果自助打印、健康自測等設施設備,改善居民就診體驗。
指導意見明確,各地要加強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合理配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崗位結構,加強以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為重點的社區衛生人員隊伍建設。
大力推進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充實全科醫生隊伍。以提高實用技能為重點,加強社區衛生在崗人員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社區衛生技術人員每5年累計參加技術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月。
此外,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
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
國衛基層發〔2015〕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等文件精神,現就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能力提出如下意見:
一、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與管理
(一)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綜合考慮區域內衛生計生資源、服務半徑、服務人口以及城鎮化、老齡化、人口流動遷移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按照規劃逐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在城市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過程中,要按有關要求同步規劃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鼓勵與區域內養老機構聯合建設。對流動人口密集地區,應當根據服務人口數量和服務半徑等情況,適當增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人口規模較大的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應當根據需要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對現有衛生資源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在推進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應當因地制宜地同步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鎮化進程中,村委會改居委會后,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按有關標準將原村衛生室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撤銷村衛生室。
(二)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辦醫的積極作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的主體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門診部、醫務室等其他承擔初級診療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應當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鼓勵各地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予以補助。
(三)規范全科醫生執業注冊。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全科醫療(含中醫)工作的臨床醫師,通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取得全科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通過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和崗位培訓,其執業范圍注冊為全科醫學,同時可加注相應類別的其他專業。各地要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現有符合條件人員的注冊變更工作,具體注冊辦法由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制定。
(四)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為服務對象創造良好的就診環境,規范科室布局,明確功能分區,保證服務環境和設施干凈、整潔、舒適、溫馨,體現人文關懷。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和中醫藥服務區域應當突出特色,營造適宜服務氛圍;掛號、分診、藥房等服務區域鼓勵實行開放式窗口服務。鼓勵使用自助掛號、電子叫號、化驗結果自助打印、健康自測等設施設備,改善居民就診體驗。規范使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識,統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視覺識別系統,統一工作服裝、銘牌、出診包等,機構內部各種標識須清晰易辨識。保護就診患者隱私權,有條件的應當做到一醫一診室。完善機構無障礙設施,創造無煙機構環境,做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全面禁止吸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