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油料期貨市場與產業同發展
2015/11/10 8:32: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從2006年1月大商所上市豆油期貨,構建起大豆及其下游豆粕、豆油這一國內期貨市場首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品種避險體系,至今已有十個年頭。而國內外油脂人每年11月所從2006年1月大商所上市豆油期貨,構建起大豆及其下游豆粕、豆油這一國內期貨市場首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品種避險體系,至今已有十個年頭。而國內外油脂人每年11月所惦記的,由大商所與大馬交易所每年在廣州舉辦的油脂油料行業盛會——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今年也走進第十個年頭。
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十年來,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貨品種不斷豐富,從最初的大豆、豆粕兩個品種發展成為包括大豆、豆粕、豆油、棕櫚油等在內的相對完善的產業鏈系列品種板塊,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市場結構日趨完善,產業國際化程度空前加大。而油脂油料產業大會,也伴隨期貨市場的發展壯大成為行業交流溝通的高端平臺。
品種體系逐步完善,揭開油脂油料期市新篇章
作為最為完善的期貨品種鏈條之一,油脂油料品種體系是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商所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5個品種共計成交4.21億手,占大商所交易總量的近五成,占全國51個期貨品種成交總量的14.43%。
2006年之前,在油脂油料品種中,大商所只有大豆、豆粕期貨品種。經歷2004年大豆價格短期狂跌百分之三十多的“大豆地震”,國內油脂油料企業開始深度介入大豆、豆粕期貨避險。然而,原有的大豆、豆粕期貨品種并不能完全覆蓋企業現貨風險敞口,上市豆油期貨、完全管理企業上下游經營風險成為企業的期待。同時,棕櫚油作為全進口品種,相關企業經營風險也較大,同樣渴望這一品種能上市交易。而在當時,豆油、棕櫚油、菜籽油是我國主要消費的三大類植物油品種,據統計,2006/2007年度,三者消費量之和占我國植物油消費總量的71%,其中豆油和棕櫚油年度消費量分別達870萬噸和515萬噸,相關實體企業避險需求巨大。
2006年1月,豆油期貨在大商所上市交易,構建了大豆及其下游產品較為完整的避險體系和價格形成體系,使大豆壓榨產業鏈企業有了一個覆蓋上下游產業的、穩定的、全封閉的避險產品鏈,這也是國內期貨市場首個產業鏈產品體系。
此后,2007年10月29日,我國第一個純進口品種-棕櫚油期貨在大商所鳴鑼開盤,我國油脂油料期貨品種體系進一步完善,并進一步發展壯大,使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種系列。
數據顯示,2005年,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貨成交量0.77億手,成交額2.1萬億元,日均持倉31.21萬手,占大商所市場的比重分別為77.78%、88.61%和72.65%。
2014年,大商所油脂油料品種成交量3.76億手,成交額16.5萬億元,日均持倉272.03萬手,分別約為2005年的5倍、8倍和9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19.22%、25.77%和27.37%。特別是豆粕期貨,這一國內大豆產業企業套期保值操作的主要品種,自2012年以來年累計交易量一直位居全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前三位。在國際市場上,據美國期貨業協會統計,2007年至2014年,除2011年外大商所豆粕期貨成交量均排名全球農產品期貨期權前三位,其中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3年四年位居榜首。在這份榜單中,棕櫚油期貨由2008年的第20名躍居2014年的第5名,大豆和豆油期貨也均列前10位。
在品種體系創新完善的同時,大商所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完善油脂油料品種的交易機制。2008年4月,大商所首次推出豆油、棕櫚油間跨品種套利交易指令,這是國內期貨市場首次推出的基于交易所系統的跨品種套利交易指令,為油脂油料系列品種套保套利交易者提供了便利,進一步提升了市場運行效率。2014年7月以來,大商所先后推出棕櫚油、豆粕、豆油等品種夜盤交易,交易時段覆蓋面的擴大,為緩解價格隔夜跳空風險起到突出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能力,也進一步促進了油脂油料期貨市場的發展。
期貨助產業發展壯大
油脂油料產業規模的發展擴張與期貨市場的發展壯大同步行進。
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大豆壓榨產能不到5000萬噸,截至目前產能已近1.4億噸,每年我國加工大豆7000萬-8000萬噸。2005年,國內飼料產量1億噸左右,飼料企業1600余家,而今年我國飼料產量已經攀升至2億噸,飼料企業增至9000家,并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2014年中國大豆壓榨報告及2015年展望》顯示,我國大豆加工產業發展歷經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油廠發展的初始階段,2004年,日加工能力在500噸到1000噸的油廠就可以算是一個大型油廠,市場運作屬于粗獷式,無風險管理意識。從CBOT大豆價格從10美元/蒲式耳跌至5美元/蒲式耳的時候至2012年,國內油廠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在此階段,隨著外資企業的大舉進入,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大型國有企業和部分管理先進的民營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陸續提升,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出現質變,開始主動尋求利用大豆、豆粕等期貨品種,同時通過內外盤套利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2012年之后,國內油脂壓榨行業進入第三個階段,在此期間,隨著參與期市力度的加大,簡單的套期保值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內外盤價差、外匯變化、宏觀經濟狀況以及市場價格的漲跌幅度、速度都成為企業參與交易的決策因素,國內大豆壓榨行業對期貨市場的使用開始進入精細化操作階段。
原東凌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飛曾表示,在2004年的“大豆地震”中,我國油脂油料行業經歷過一次危機,相關企業雖然有了風險意識,但當時僅有豆粕期貨這一條“腿”。2008年金融危機后,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外企、央企等主導了市場,套保理念開始在眾多油脂油料企業中深植。
數據顯示,2005年,參與大商所油脂油料品種交易的客戶共計7.44萬戶,其中單位客戶2373戶。2014年,參與大商所油脂油料品種交易的客戶增至40.68萬戶,其中單位客戶6054戶,分別是2005年的5.47倍和2.55倍。單位客戶的交易比例增長迅速,從2005年的21.6%上升至2014年的40.9%;單位客戶持倉比例較為穩定,始終保持在50%左右,在國內期貨市場中均處于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伴隨著企業對期貨工具的運用逐漸嫻熟,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期現結合模式,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避險方案。如基差交易,油廠通過基差交易可以完成完整的境內外套利模式,鎖定風險和利潤。
境內外期貨市場的發展和價格互動以及企業參與利用程度的加深,也直接推動了產業和市場的國際化。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大豆品種便以無配額管理和3%的低關稅成為與國際市場對接的品種,國內外期貨市場相關性、互動性大大增強。隨著進口大豆逐漸成為國內壓榨企業的主要原料供應,企業對國際期貨市場的參與利用程度也開始加深,國內期貨市場品種體系的健全則進一步吸引國內壓榨企業深度介入國內期貨市場。通過國內外期貨市場管理大豆進口和國內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開始成為進出口和壓榨企業的經營模式之一,這深刻影響了大豆產業和國內現貨市場,也由此使國內企業在現代市場經營理念和模式上逐步實現與國際市場的對接。
市場化和國際化將推動油脂油料期市發展步入新境界
當前,油脂油料期貨市場正面臨兩大新的發展機遇:一是大豆直補進一步加深大豆的市場化程度,發展市場機制作用成為新形勢下的要求;二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和國內期貨市場國際化提上日程,將進一步推動油脂油料市場的國際化水平。
據提供的數據,2008年之前,大豆一直是國內期貨市場最活躍的品種之一。2001年,大豆期貨的交易量和交易額在全國期貨市場占比曾高達75%和63%。2008年臨儲政策的出臺,雖然在短期內穩定了大豆種植面積和價格,但這也使大部分國產大豆被束之“國庫”,不僅限制了大豆價格波動幅度,也使得國產大豆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脫軌,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參與熱情,大豆期貨交易日漸萎縮。
“臨儲政策執行后,期貨市場發現價格信號削弱,套期保值功能受到抑制。”期貨相關研究員表示,一方面,由于國際與國內價格背離,東北與華北、黃淮地區的價格倒掛,造成物流混亂。遠期大豆期貨價格發現功能降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參考依據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產區大豆全部涌向國儲庫,近幾年現貨企業生產加工和貿易量銳減,套期保值意愿減弱,大豆的套期保值功能發揮受到制約。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2014年大豆直補試點政策出臺。2014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正式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行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大豆。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直補政策出臺后,豆一合約活躍度顯著提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現貨市場的價格變化脫離之前的收儲托市政策保護,市場能更有序反映供應與需求的不同周期變化,大豆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避險中心功能將得到提升。這利于形成國內獨特的全球非轉基因大豆定價中心,也為中國大豆產業的振興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融入“一帶一路”、實現國際化是內地期貨市場的一個戰略方向。國內對東南亞的豆粕出口貿易以及棕櫚油品種分布,均使得國內油脂油料與“一帶一路”戰略息息相關。
例如,棕櫚油是一個純進口的品種,基于我國棕櫚油進口大國的地位,國內棕櫚油期貨交易活躍,2014年成交量是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的近8倍。而位于“一帶一路”上的馬來西亞作為棕櫚油主要出口國,也開展有相應的毛棕油衍生產品交易,這為雙方深化業務合作,使經營企業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成為可能,而市場的活躍和參與者的國際化特征使這一品種具備開展國際化試點,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產業企業的條件。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投資者對棕櫚油期貨也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意愿。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首席執行官張敬成曾表示,很多馬來西亞的種植園主、精煉商和出口商都渴望進入中國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他希望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與大商所建立并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油脂油料市場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在市場發展進程中,工具的完善將為油脂油料期貨品種體系的發展完善帶來新的契機,積極籌備中的豆粕期權正成為產業企業的新期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年底面粉將迎旺季 小麥需求逐漸增加
- 下一篇:菏澤雞蛋價格低位振蕩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