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設計首條國產磁浮鐵路 最高時速100公里
2015/10/21 8:33: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昨日,位于長沙南站附近的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中低速磁懸浮鐵路全線軌道初鋪通,長沙南站至黃花機場18.5公里線路預計年底建成,明年通車運行。長沙磁昨日,位于長沙南站附近的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中低速磁懸浮鐵路全線軌道初鋪通,長沙南站至黃花機場18.5公里線路預計年底建成,明年通車運行。
長沙磁懸浮工程由總部在武漢的鐵四院設計,以中國鐵建名義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中低速磁浮列車“追風號”則由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長沙磁浮鐵路是國內第一次采用EPC模式(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的磁浮線路,占領磁浮交通領域技術制高點,并將在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15日,長江日報記者提前赴長沙探訪了這條鐵路。
列車“底盤”距軌道8-10毫米間隙
呈C形“浮著跑”
從長沙南站的高鐵火車站出來,驅車不到10分鐘就抵達了長沙中低速磁懸浮鐵路車輛段。進入車庫,兩條磁懸浮軌道線從庫內往外延伸,其中一條軌道上停放著一列“追風號”。
中低速磁懸浮奧妙何在?鐵四院長沙磁浮項目常務副經理鄢巨平一句話概括:靠電磁力起浮,直線電機驅動,軌道兩側供電。
長江日報記者隨鄢巨平來到車體軌道下方,軌道從縱向剖面看,呈“F”形,底部有兩個磁極面和一個檢測面。軌道表面是一塊鋁板,即感應板。
每節車廂底部裝有5組電磁鐵,位于軌道下方,3節車廂一共15組。電磁鐵上綁著磁浮線圈,上面布滿磁頭,使電磁鐵產生磁力,形成磁場。每組磁鐵上裝有氣隙傳感器,列車行進時將連續檢測測量懸浮體的位置,讓其始終保持懸浮于軌道上。
而軌道與列車車體之間,則由空氣彈簧、轉向架模塊和直線電機隔開。車體被擱在轉向架模塊上,相當于汽車的“底盤”,一節車廂有5組“底盤”。直線電機與感應板則共同組成推進系統,好似一個“電動機”,形成渦流驅動列車向前。
“無論車輛的行進速度如何變化,軌道與下方的電磁鐵之間,軌道與上方的車輛‘底盤’之間,始終保持8-10毫米的間隙,讓列車穩穩地‘浮’在軌道上行進。”記者看到,“底盤”與電磁鐵共同構成一個“C”形,將軌道“包”在里面,列車就是在這樣一個“C”的支撐下行進,且與軌道始終無接觸。軌道下方一邊一根供電軌,形成一個正極一個負極,1500伏直流電壓為列車持續供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