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核材料生產技術獲重大突破 成熟掌握低活化馬氏體鋼生產技術
2015/9/11 8:33: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證卷網消息: 9月10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與國內特鋼企業合作,成功實現了低活化馬氏體鋼工業規模批量生產。據新華社9月中國證卷網消息: 9月10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與國內特鋼企業合作,成功實現了低活化馬氏體鋼工業規模批量生產。
據新華社9月10日消息,低活化鋼是一種高純凈核級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中子輻照性能和低活化特性及相對成熟的工業技術基礎,被普遍認為是未來核聚變堆和商用核聚變電站的首選結構材料。低活化馬氏體鋼是中國從2001年開始研發的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活化鋼,此前一直處于實驗室研制和工業中試生產規模。
中科院團隊打破了國際上的技術壟斷,于近期成功制備出6.4噸規模的低活化馬氏體鋼鑄錠,其主成分穩定可控,雜質元素控制在極低水平,型材的基本力學性能與國外同類材料性能相當。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歐盟和日本之后第三個成熟掌握了低活化鋼工業規模制備技術的國家。目前低活化馬氏體鋼已被科技部確定為中國ITER實驗包的首選結構材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