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價水平還屬正常 養戶補欄切莫盲目跟風
2015/8/26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3月下旬以來,豬肉價格持續快速上漲,養豬場(戶)經歷了2014年的深度虧損后,一下看到了希望,豬周期拐點來了!趕快補欄以期能趕上一波好行情。但是,業內人士提醒3月下旬以來,豬肉價格持續快速上漲,養豬場(戶)經歷了2014年的深度虧損后,一下看到了希望,豬周期拐點來了!趕快補欄以期能趕上一波好行情。但是,業內人士提醒生產者:
補欄要謹慎,不要盲目跟風,一窩蜂補欄的結果可能就是后期的虧損。
近期,豬肉價格快速上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北京市八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監測數據來看,豬肉(白條豬)價格從今年4月份觸底反彈,月度均價從3月份的每公斤15.09元上漲到7月份的每公斤22.76元,月均漲幅超過10%,歷史上比較少見。
面對這種情況,各方人士紛紛發聲,有些人發出豬肉太貴的呼吁,有些人擔心豬價會推動CPI上漲,也有些人認為,目前的大漲是暫時的,一段時間后會回歸到正常水平。的確,在農業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的新階段,我們要以更加理性的態度看待本輪豬肉價格上漲。
肉價上漲是去年大跌后的市場反應
許多研究認為,豬肉價格的波動周期大約是3年。2008年豬肉價格大漲,2009年、2010年回落;2011年豬肉價格創新高,2012年、2013年豬肉價格回落。按照以往市場規律,2014年應是豬肉價格回升的一年,事實上,2014年全年豬肉價格延續了弱勢運行走勢,2014年4月份跌到每公斤13.64元,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2014年是生豬養殖戶虧損程度最深的一年,也是生豬養殖虧損時間最長的一年,全年12個月都在虧損。
生豬養殖嚴重虧損一方面造成產能縮減,據農業部統計,2015年5月全國生豬存欄同比減少9.8%,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減少15.5%,低于4000萬頭的警戒線;另一方面,積蓄了市場價格反彈的預期,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對北京生豬養殖戶的調研顯示,很多養殖戶在2014年都挺著不淘汰母豬,因為他們覺得“牛市”就要來了。而上述兩方面因素都是2015年以來豬肉價格上漲的動因,是市場調節作用的體現,只不過有些時候市場調節作用沒能緩慢釋放,而是集中暴發。所以,2014年豬肉價格跌得那么慘,今年漲得那么快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豬肉價格水平基本還在正常范圍內
現在,許多消費者認為,豬肉價格貴了,其實貴不貴是個相對的概念:
首先,與歷史或歷史同期比較,目前的豬肉價格還沒有達到2011年的高點,即使從歷史同期來看,2011年的7月份北京市場豬肉價格達到每公斤24.83元,高于今年7月份的每公斤22.74元。
其次,用歷史數據建立的價格警情指標來分析(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利用2002年至2014年的豬肉價格同比變化率的平均值建立了警情指標),7月份,本市豬肉價格波動上限應為同比31.8%,實際上今年7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8.7%,還處在正常波動范圍內。
再次,用豬糧比價判斷,按照國家2012年5月份發布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要求,豬糧比價正常范圍是6:1-8.5:1,而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最新豬糧比(2015年7月25日-7月31日)為7.4:1,也在正常范圍之內。所以,綜合各方面數據顯示,目前的豬肉價格并不是表現異常,不必過分擔心。
理性看待肉價上漲符合緊平衡的市場調控理念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支持下,多數農產品已經走出“短缺時代”,伴隨而來的是農產品區域性、階段性賣難,不少農產品出現增產不增收、優質不優價的問題。所以,農產品不是越多越好,2014年豬肉市場慘淡的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學會干預過剩,建立農產品緊平衡的市場調控理念是實現農業從過去“生產導向”跨越到新時期“消費導向”的重要舉措。
當前,豬肉價格的上漲說明過剩的產能已經基本被淘汰,為實現豬肉市場的緊平衡提供了機遇,這種上漲對豬肉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當然,市場緊平衡是需要有關部門深入研究、準確把握的。
業內人士提醒生產者:面對當前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局面,生豬養殖戶要保持理性,謹慎補欄,因為多數人在市場大跌時有毅力扛住,但面對高額收益誘惑時卻往往容易沖動,如果盲目跟風補欄,在肥豬出欄時,有可能行情就沒有現在這么好了,那么勢必就要造成虧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