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保目錄亟待調整 OTC藥企壓力大
2015/7/27 8:34: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有相關媒體稱,在即將啟動的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中,現有醫保目錄中的556種OTC或將逐批次從目錄中退出。消息一出,立刻在業界引起嘩然。不過,人力資源和社會近日,有相關媒體稱,在即將啟動的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中,現有醫保目錄中的556種OTC或將逐批次從目錄中退出。消息一出,立刻在業界引起嘩然。
不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7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這一消息并不屬實。李忠表示,下一輪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并未啟動,人社部相關業務部門也沒有就OTC藥品的問題接受任何媒體采訪,也沒有在任何場合發表過類似的言論。
此外,李忠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適時研究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辦法,在完善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開展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以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藥的需求,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盡管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下一輪醫保目錄的調整工作并未啟動,但事實上自2009年以來,關于醫保目錄調整的呼聲越來越高,畢竟已接近五年沒有進行更改。主管這一領域的人社部相關人士更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有松口跡象:在討論新一輪醫保更新方案時,“確實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從整體看,OTC產品退出醫保目錄應該是未來的一種探索方向。”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醫藥行業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種種風聲跡象顯示,年內醫保目錄有望出臺落地,而且調整性質實為“壓縮醫保目錄”。但他同時也表示,現有的556種OTC藥品全部退出醫保目錄從現實角度來分析并不具有可行性,因為目錄中現有的OTC藥品中至少有七八十種是不可替代性的藥品,而這部分藥品以醫院的基礎用藥為主。
不過,有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醫保目錄真的被“壓縮”,那么藥店和藥企會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而對消費者和醫院基本不受影響。此前,針對于上述消息中所說的這一輪調整,外界認為是緩解醫保資金池緊張,另有說法認為,此舉將為新產品進國家醫保目錄騰出位置。不過真實與否,都足以證明醫保目錄調整勢在必行。
醫保壓力
早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反映,醫保目錄更新過慢。
作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對藥品報銷的主要參考依據,國家醫保目錄更新嚴重滯后。而在美國、法國,新藥從上市到進入報銷目錄只要六個月,德國、英國僅為一個月。
據了解,我國于1999年建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2000年制定了第一版醫保目錄。該醫保目錄執行4年后,于2004年進行了修訂。2009年12月完成第二次修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2009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此后再無更新。
2009年國家版醫保目錄中總計有2151個藥品,其中屬于OTC市場屬性的產品共有556個品種藥品,涉及化學藥品200種,中成藥356種。
OTC由處方藥轉變而來,是經過長期應用、確認有療效、質量穩定、非醫療專業人員也能安全使用的藥物。OTC藥品直接面向消費者,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自行選購,不需要經過醫生,比處方藥顯出更多的一般消費品的特征,因而市場潛力巨大。
浙江海正藥業有限公司質量法規總監李永康告訴本報記者,一方面處方藥價格較高,如果OTC藥品退出醫保目錄,患者需要自費購買非處方藥或者去醫院就診購買處方藥,醫藥開支會增多。另一方面,處方藥以新藥居多,臨床使用驗證周期短,副作用也大。因此他認為,若病人住院不能報銷醫保目錄中的OTC藥品,就只能用相同功能的、價格較貴的處方藥替代,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不符合醫改的本意。
此外,當前醫保基金的不堪重負也是人盡皆知。
根據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醫療費用為7083億元,比2009年增加4218億元,年均增長近兩成。
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醫保基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多省份統籌基金結存偏離“滿足6至9個月支付需求”的紅線。
若如傳聞所說,將556種藥品從醫保目錄中清退,意味著醫保報銷品種的范疇縮水四分之一左右,從理論上看起來能夠緩解醫保資金壓力。
但是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本報記者,通過將OTC藥品從醫保目錄中清退這種方式,并不能實際上減緩醫保基金壓力的問題。“OTC藥品不能報銷,患者就會通過走到醫院就診的報銷流程,加重了醫保資金的壓力,而且原本可以自己在醫保定點藥房買藥的消費者,為了省錢會涌向醫院看門診,反而為醫院增加了客流壓力。”
多方博弈
據業內人士透露,即使清退556種OTC藥品的政策真的出臺,執行時間也不會迅速,至少要三到五年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而且如果在短時間就開展實施新政策的話,對醫藥行業的打擊力度會很大,國家應該會給藥企和藥店留出轉變營銷模式的時間。”上述人士表示。
史立臣認為,對于藥企來說,從醫保目錄退出差不多意味著從醫院退出,將會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例如仁和、修正、葵花等生產OTC藥品為主的大型廠商,基本都是走醫院的銷售渠道。
拿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和未進入的藥品銷量來做比較,史立臣表示,相差十幾、二十倍也正常。如果剝離了目錄的“庇護”,那按道理說藥店競爭會變得更公平,隨著一些受影響大的OTC藥企銷量和利潤下降,藥品價格也或將下調。
于是有人樂觀地認為,這項政策預示著網絡藥品電商的春天即將來臨。沒有了醫保定點銷售資質的“黃馬褂”,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線上線下的消費方式。
根據一項數據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獲得網上藥店牌照的企業共314家,1~6月份新增了44家。在上述314家獲牌照的企業中,有194家企業在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占比達61.98%。1~6月份,天貓醫藥館醫療器械、OTC藥品、計生用品、保健用品、醫療服務五大類目共完成銷售額22億元。其中OTC藥品銷售額份額近三成。并且,在OTC藥品銷售過程中,長尾效應十分明顯,全部691個品牌中62個品牌貢獻了80%的銷售額。
雖然醫藥電商們正在心急如焚地等待網售處方藥開閘,但今年3月,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明確表示,網售處方藥方案短期內不會出來,于是呼聲漸弱。
一方面,因涉及安全、支付等多方因素,執行和監管等多重問題,國家明令禁止網上銷售處方藥。而另一方面,手握互聯網藥品交易正規牌照的網上藥店已經按耐不住,開始私下銷售處方藥。
對此,史立臣認為,包含大量新藥的處方藥銷售資質目前還絕對不可能對醫藥電商開放,許多電商違規售藥的行為一旦曝光,必將被有關部門問責。在政策紅線面前,即使實體藥店因醫保無法報銷而受到影響,也并不會給醫藥電商帶去多少臺面上的利好。
況且,對于合規配備了坐堂醫的實體藥店來說,也可以現場開具處方給病患拿藥。此外,隨著衛計委發聲力挺互聯網+醫療,遠程醫療的政策試點已經開展,但也僅限于有資質的醫院。互聯網上涉及醫學診斷的治療仍然不允許展開。
對此,資深醫藥人士對記者表示,實體藥店要想在醫改潮流中不掉隊,還是得探索“線下實體藥店+線上醫藥電商”的O2O模式并加速轉型。
此外,對于加速醫保目錄更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許多療效好的新藥由于進不去醫保目錄而無法成為主流藥品,大多數還是針對難以治愈的重大疾病的新藥,這對新藥研發速度和對病患的醫療效果都構成了障礙,業內呼吁更新周期能夠按照一兩年的固定期限嚴格執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廣受市場認可!貝銳向日葵IPKVM無網遠控系列設備線上銷量斷層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