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藍莓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2015/7/11 8:3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每年6月是國內藍莓集中上市的日子,也是最常聽到業內怨聲載道,抱怨價格“集體跳水”的時候。藍莓果樹從種下到掛果,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大概三四年就能達到盛果期;而每年6月是國內藍莓集中上市的日子,也是最常聽到業內怨聲載道,抱怨價格“集體跳水”的時候。藍莓果樹從種下到掛果,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大概三四年就能達到盛果期;而近年來各地涌現的藍莓種植熱,更是使得一時無法看清產業全景的不少同行,暗自擔憂藍莓產業是否已經接近飽和邊緣。回頭想想,幾年來頻頻經歷滯銷的各家果農,還能承受多少被迫砍樹的辛酸?
每年6月的幾天,也是中國藍莓產業群星熠熠的日子。今年6月13日,業內精鉆藍莓種植的幾大翹楚人物,包括吉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園藝學會小漿果分會理事長李亞東,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園藝學會小漿果分會副理事長安利佳,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前所長賀善安、聯想控股佳沃集團首席科學家金錫萱等,就齊齊亮相在青島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藍莓大會,為業內帶來最新的行業解析,解答最為緊迫的行業難題。
作為深耕細作的行業專家,他們雖然不是沖在果蔬貿易最前線的利益相關者,卻是對中國藍莓產業健康發展最為關心的人。
曾經留學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藍莓專家李亞東教授被不少人稱作“中國藍莓第一人”。按李教授在這次藍莓大會上的介紹,中國藍莓產業真正實現企業化種植是在2000年。那一年,青島藍玫瑰果實有限公司在吉林農業大學的技術支持下,投資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藍莓種植園。從那時起,中國藍莓種植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和新疆,在全國27個省市遍地開花,從2009年起進入高速發展期,2014年全國總栽培面積已經飛速增長到了26068公頃(約合39萬畝),比2013年的15300公頃(約合23萬畝)激增了40%。其中,中國北方的山東、遼寧和吉林省遙遙領先,在種植面積和產量上走在全國前列:山東省的種植面積最大,但產量尚未超過遼寧省。
雖然種植面積增長迅速,但李教授指出,2014年我國的藍莓產量依然僅為27000多噸。2015年,這一數字有望小幅增長到30000噸。作為對比,中國水果門戶特意查看了南半球國家、藍莓生產大國智利的相關信息。根據智利藍莓協會2012年數據,智利當年的藍莓總種植面積為13742公頃(約合20.6萬畝),但其總產量卻高達99973噸,平均每公頃產量超過7噸。
相比之下,為何我國藍莓的總產量與種植面積如此不成比例?除了部分新種藍莓未進入盛果期等因素,李教授指出,目前國內平均每公頃的藍莓產量僅為700-800公斤,與理想中每公頃1.5噸的產量依然相距甚遠。
按照他的預測,中國藍莓市場應該是一個100萬噸的超級市場,整體產值為1000億元。這樣算來,種植面積應達到100-200萬畝才能滿足如此巨大的需求。他坦言,“中國的藍莓市場足夠大,足以容得下100家大型的企業,更容得下我們每一個人的藍莓夢想。”
李教授的看法得到了另一位資深專家賀善安的支持。賀老雖然年逾八旬,卻思路清晰,字字珠璣。既然中國市場如此之大,那么“集中上市”“價格跳水”這樣的抱怨又從何而來?
賀老在高峰論壇環節解釋說,雖然從整個中國市場來看,國內藍莓的供應量依然是杯水車薪,但由于國內藍莓從業者往往傾向于跟風種植同類品種,又往往選擇在種植周邊市場銷售,導致大量藍莓同期上市,自然在特定時段大幅拉低價格。
“如果這些藍莓能夠被銷往更多市場,在品種和上市時間上差異化更為明顯,那么就不可能存在這樣的滯銷問題。”
他同時也強調,從長遠來看,國內藍莓產量增加、價格下降是正常趨勢,藍莓從業者切不可急功近利。“就算價格下降,藍莓行業依然是朝陽產業。我們在思想上不能有片面性,一定要腳踏實地。”
而在李亞東教授的演講末尾,他還深刻地指出了藍莓鮮果市場將面臨的殘酷的競爭與品牌之痛。“全國幾乎所有的種植企業都注冊了各自的品牌。實際注冊品牌超過100個,‘佳沃’、‘藍寶石’、‘藍寶寶’、‘超藍’等超過30個品牌在市場上銷售,但藍莓鮮果會存在100個品牌嗎?”他反問道。在他看來,這樣的結果必然帶來“群雄爭霸,價格大戰”的局面,也進一步導致了惡性壓價的可能性。
中國藍莓產業路在何方?
2015年3月16日,江蘇沃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沃田農業,股票代碼:832139)正式掛牌國家證監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成為連云港市首家上市的農業類公司,也是國內藍莓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2015年6月末,以藍莓為主體業務之一的佳沃集團的母公司——聯想控股集團也在香港順利完成首次公開募股。
李教授認為,以股權和資本思維做藍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除了江蘇沃田和聯想佳沃,藍美股份,大連來寶、貴州金百瑞等多家藍莓企業也在紛紛醞釀操作上市。他認為,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龍頭企業與果農進行合作種植、銷售的方式將是中國藍莓業未來發展的理想形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擊AICon北京現場:硅基流動首發煥新品牌及國際站!
- “工業+文化”釋放“新”魅力 工廠車間從幕后走向臺前打開文旅消費新空間
- “好房產品力峰會暨數字化賦能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聚焦產品力重構與成交效率提升
- 區域協同注入產業活水!“寧德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首站寧波成功舉辦
- 浙江景寧農戶19天賣10萬單!阿里陪跑計劃讓50歲“老姜頭”變身電商新農人
- 酷特智能開啟企業級應用市場新生態 企業智能體集群全面招商
- 軍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變化?一文詳解
- 山海共進 特創未來,2025 山特 T1 峰會成功召開
- “深海”力量!中國海油攜手電科金倉完成核心系統全面國產化
- “校企協同育人”鍛造畢業生“硬實力” 為學生鋪設從校園直達企業就業“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