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逐步回暖 2014年光伏設備企業望全年贏利
2014/5/8 9:42: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行業逐步回暖 2014年光伏設備企業望全年贏利4月23日,工信部發布了2013年我國光伏產業運行情況。2013年以來,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影響,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形勢較2012年有所好轉,骨干企業經營狀況趨好,國內光伏市場穩步擴大。行業發展逐步回暖
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36吉瓦,同比增長12.5%;全年多晶硅、組件價格分別上漲47%和8.7%。歐盟對我光伏“雙反”案達成初步解決方案,我對美韓多晶硅“雙反”作出終裁,外部環境進一步改善。國內企業經營狀況不斷趨好,截至2013年底,在產多晶硅企業由年初的7家增至15家,多數電池骨干企業扭虧為盈,主要企業第四季度毛利率超過15%,部分企業全年凈利轉正。
相關企業近期發布的年報顯示,去年四季度,英利集團的毛利潤為7460萬美元,毛利率12.2%。而晶澳太陽能四季度營業利潤為970萬美元,毛利率為15.5%,均較去年三季度實現大幅增長。
2013年,全國多晶硅產量8.4萬噸,同比增長18.3%,進口量8萬噸;電池組件產量約26吉瓦,占全球份額超過60%,同比增長13%,出口量16吉瓦,出口額127億美元。國內市場快速增長,新增裝機量超12吉瓦,累計裝機量超20吉瓦,電池組件內銷比例從2010年的15%增至43%。全行業銷售收入3230億元(制造業2090億元,系統集成1140億元)。
與此同時,受政策引導和市場調整等影響,產業無序發展得到一定遏制,眾多企業加大內部整改力度,部分落后產能開始退出。部分企業兼并重組意愿日益強烈,出現多起重大并購重組案。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第一批符合 《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共109家)情況看,其2013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5.7%、61%和74%;從業人員及銷售收入分別占光伏制造業的58%和78%。2013年,我國前10大光伏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23.6%,前50家銷售占比63.6%,產業發展逐步向東部蘇、浙、中部皖、贛及西、北部蒙、青、冀等區域集中。
創新驅動效應明顯
隨著我國骨干企業逐漸掌握萬噸級多晶硅及晶硅電池全套工藝,光伏設備本土化率不斷提高。2010年至今,每千噸多晶硅投資下降47%,每千克多晶硅綜合能耗下降35%,多晶硅企業人均年產量上升165%,骨干企業副產物綜合利用率達99%以上;每兆瓦晶硅電池投資下降超過55%,每瓦電池耗硅量下降25%,骨干企業單晶、多晶及硅基薄膜電池轉換效率由16.5%、16%、6%增至19%、17.5%、10%;光伏發電系統投資由25元/瓦降至9元/瓦。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總體形勢雖有所好轉,但仍面臨多方面問題,不容盲目樂觀。一是材料、裝備等關鍵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尚存差距,基礎研究有待加強;二是資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過于偏重應用環節,對制造業研發及技術改造支持不足;三是發電并網等有關政策仍待細化落實。四是國際貿易環境仍存在惡化的可能。總體來看,目前光伏制造業虧損狀況未有根本性改變,從長期角度看行業仍面臨深度調整。
工信部預計,隨著相關政策及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2014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總體將平穩回升,多晶硅、電池價格趨于平穩,國內應用市場將持續擴大,主要企業有望實現全年贏利。記者從英利集團獲悉,在幾乎所有大型光伏制造商均在去年第四季度恢復贏利后,仍掙扎于虧損“泥潭”的英利集團計劃于2014年完成400~600兆瓦的光伏項目。根據該集團的預計,其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收支平衡,并于第三季度恢復贏利。(記者 趙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