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成本產能出清 鋰價完成筑底仍需時間
2025/3/18 12:11:46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科創板塊引領A股一路持續上揚,在此大背景下,作為新能源領域關鍵部分的鋰電池產業鏈,其相關企業的股價也一度呈現上漲態勢。那么,這一現象是否意味著鋰產業即將迎來重大轉今年以來,科創板塊引領A股一路持續上揚,在此大背景下,作為新能源領域關鍵部分的鋰電池產業鏈,其相關企業的股價也一度呈現上漲態勢。那么,這一現象是否意味著鋰產業即將迎來重大轉折?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鋰電池產業的上、中、下游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盡管上游已有部分高成本的鋰礦企業因碳酸鋰價格長時間處于低迷狀態,不得不選擇減產或者停產,市場開始出清。但由于存在低成本鋰礦資源,這些鋰礦企業生產出的碳酸鋰,尤其是通過鹽湖提鋰方式獲取的碳酸鋰成本相對偏低,使得碳酸鋰在市場上的供應過剩格局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所以,碳酸鋰價格要完成筑底過程,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企業依舊需要做好風險對沖方面的工作。
高成本鋰礦產能開始調整但供應減量有限
鋰礦方面,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量大幅增長,到2024年達到1.15億噸。2024年,全球許多鋰項目因鋰價低迷而被推遲或取消,但阿根廷、智利、中國和津巴布韋的產能卻顯著擴大。
目前,鋰礦產能釋放放緩,但還沒進入收縮期。2024年,全球新增產能約58.3萬噸,2025年預計新增48.3萬噸。其中,澳大利亞鋰礦收縮,Greenbushes公司將精礦產量指引下調至130萬~140萬噸。產量方面,2024年,全球鋰礦產量增速同樣放緩,高成本鋰礦開始出清。經測算,當鋰礦價格處于800美元/噸以下時,超過50%的澳大利亞礦業企業會陷入虧損狀態。2024年,全球鋰礦產量同比增長22%,2025年的增長速度預計放緩至16%。我國江西地區和澳大利亞的部分高成本鋰礦會進行生產調整,阿根廷和非洲以及我國的新建鋰礦項目也會出現投資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的情況。
碳酸鋰方面,由于非洲鋰礦的輸入以及國內鹽湖提鋰產能的擴張,目前我國碳酸鋰的供應仍然處于過剩狀態。相關數據表明,我國鋰鹽產能在全球所占的比例超過70%,但冶煉端的產能利用率卻有所下降。
2024年,國內產能擴張的幅度有所收縮,碳酸鋰產能約為130萬噸,同比增長18%;氫氧化鋰產能為75萬噸,同比增長7%。2024年,國內碳酸鋰產量約為63.5萬噸,同比增長22.6%,但較2023年下降8%。
2025年一季度,國內碳酸鋰產量出現季節性的回升。隨著鹽廠檢修工作的結束以及碳酸鋰大廠項目復產情況超出預期,2—3月份,碳酸鋰產量環比顯著回升。SMM數據顯示,2月28日當周,我國碳酸鋰產量環比增長7.53%,達到18456噸,其中,輝石、云母、鹽湖端的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碳酸鋰庫存有所下降但需進一步去化
盡管海外鋰輝石和鋰云母的價格從2024年12月至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但碳酸鋰的生產尚未出現大范圍虧損情況。碳酸鋰的生產成本會依據生產方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其中,采用一體化云母方式生產碳酸鋰的現金成本處于最高水平;輝石一體化生產的成本次之;鹽湖一體化生產的成本最低,大約為3.1萬元/噸。
鋰鹽端企業主要可劃分為3類:一是自有鋰礦等原料,且一體化生產碳酸鋰的廠家;二是只有冶煉廠但有穩定鋰礦供應,且做一些期貨套保的企業;三是沒有穩定資源,主要以代加工為經營模式的企業。那些成本較低,且能夠進行一體化生產碳酸鋰的企業,在碳酸鋰價格處于底部區間時,依然能夠較好地維持運營。對非一體化但擁有穩定鋰礦供給的企業而言,其利潤空間相對較小,而僅僅依靠代加工來維持生存的企業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碳酸鋰方面, 目前,碳酸鋰庫存雖然較2024年三季度過剩最嚴重的時候已經有所下降,但依舊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還需要進一步去庫存。鋼聯數據顯示,2025年1月,我國碳酸鋰庫存約為27590噸,較去年8月份的35600噸下降了22.5%,但較2024年同期依舊高出24.8%。
當前鋰價仍處于去庫存的筑底階段
全球鋰資源主要應用于電池領域,在其他領域的消費占比較小,在電池領域中又主要用于電池正極材料和電解液。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全球鋰消費中,電池領域的占比達到87%。
2025年,我國“兩新”政策有望對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起到維穩作用,但其增速或許會有所放緩。1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這一舉措旨在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此外,商務部等部門發布了《關于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擴大汽車報廢更新的支持范圍,同時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按照規定,報廢符合條件的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可獲得補貼2萬元;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時,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的數量超過65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到1600萬輛,增幅接近25%,而2024年的增速為35.5%。
最新數據表明,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大幅增長。其中,比亞迪同比增長164%,小鵬汽車同比增長570%。上汽集團公告顯示,2月份,該集團整車批發銷售29.5萬輛,同比增長41.9%,環比增長11.7%;1—2月份,累計批發銷售55.9萬輛,同比增長23.5%。
2025年,海外鋰電池需求可能呈現疲軟態勢。2024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5%,其滲透率約為19%。特朗普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持不支持態度,這使得美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增速極有可能大幅放緩,甚至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2024年,由于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優惠政策退坡,部分車型不再享受7500美元或者3500美元的補貼,致使2024年美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率僅為10%,滲透率約為9%。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當前,鋰價仍處于去庫存的筑底階段,碳酸鋰供應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不過,高成本產能的出清有助于緩解過剩壓力,碳酸鋰價格在后市的跌勢將會放緩,行業已經進入“洗牌”階段。企業需要通過運用鋰期貨來對沖產品利潤下降的風險。境外投資者可以運用芝商所的鈷金屬、氫氧化鈷、氫氧化鋰、碳酸鋰和鋰輝石的期貨合約進行對沖操作;國內企業則可以運用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進行風險對沖。(程小勇)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就業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