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科技創新:呈現相互交叉融合新趨勢
2025/3/12 12:11:4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賽迪智庫產業科技創新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展望2025年,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場景牽引、需求拉動的逆賽迪智庫產業科技創新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展望2025年,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場景牽引、需求拉動的逆向創新逐漸成為產業科技創新的主流,我國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構建場景創新體系、建立產業技術基礎的支撐體系等方面持續發力。
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一)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正加速融合,呈現相互交叉融合新趨勢
2025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將繼續呈現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并不斷為產業發展提空更廣闊空間。2025年,備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呈現加速迭代和拓展應用的新趨勢。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術趨勢展望》預測,人工智能技術將逐步細分為AI共性技術、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具身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四類和10項前沿技術。
(二)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雙向奔赴",全球范圍內創新范式帶動生產模式發生重構
2025年,隨著數字化技術與制造業的持續深度融合,創新范式帶動生產模式發生重構。"場景創新-市場需求-技術需求-科學突破"的逆向產業科技創新模式將占據主導,進一步促進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由單點數字化向全面集成演進。受此影響,生產方式也將進一步呈現生產布局分散化、工廠規模小型化、生產制造本土化的趨勢,同時"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構成的三元結構產業鏈分工體系正在被打破。各國在產業科技競賽中也將更加聚焦重要應用場景和重大戰略需求,集中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并通過需求牽引加速驅動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
(三)前沿技術加速向產業滲透,企業在創新中的作用越發重要
近年來,蘋果、微軟、英偉達、谷歌、亞馬遜、特斯拉等大型科技企業積極創新,推出了生成式大模型、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GPU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為推動全球創新發揮了重大作用。根據《研發世界》(R&D World)對主要科技公司的分析,最大的科技公司在專利創造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此外,從全球獨角獸的發展情況也能看出企業在前沿領域的重要作用。據統計,全球獨角獸企業分布于45個賽道,數字醫療、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慧物流等前沿領域成為獨角獸企業的主要競技場。可預見,2025年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四)全球主要國家密集出臺戰略,推動本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
近幾年,美國、歐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持續出臺系統戰略規劃,推動本國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如,美國出臺《2024版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歐盟出臺《"地平線歐洲"2025-2027年戰略計劃》等科技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支撐力度。2025年,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大概率將延續做法,進一步完善本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政策體系,提高本國全球科技競爭力。
從三方面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潛力
健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機制,完善項目規劃、執行與招標規則,打破市場準入壁壘,確保民營科技企業能平等參與并享有話語權。優化科技企業人才招引機制,拓寬引培渠道,與國內外多方建立合作機制,探索多元招聘渠道,并健全內部人才管理體系,提供清晰的職業晉升路徑和優厚待遇,制定科學合理的科技人才選拔與評價考核體系,創建重點技術人才津貼、重大科研貢獻獎金等激勵措施,以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構建企業梯次培育體系,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需求,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形成層層遞進、良性互動的培育機制。給予科技創新型企業財稅優惠和政策支持,完善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科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二)完善科產融合機制,強化前瞻創新與后續評估
強化場景設計部署的統籌,加快構建數據、技術、應用協同的系統化框架,明確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的準入標準和規則,避免高價值應用場景的重復建設和"碎片化"。通過設立國家級或區域級的科產融合協調機構,負責統籌規劃和指導場景建設,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場景征集和清單發布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當前需求,更要著眼于未來發展趨勢,鼓勵基于前沿技術的場景創新。通過設立專項基金、舉辦創意大賽等方式,激發社會各界對場景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標桿性場景的建設。將場景工作與招商工作有效銜接,確保供需撮合后的服務保障及時到位。同時,建立一套科學客觀的評估體系,對場景建設的運行成效、持續發展等全流程進行定期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調整優化,不斷提升場景建設的實效性和影響力。
(三)加強中試能力與標準化建設,激發質量提升新動力
加大政府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立多元化、開放共享的中試平臺體系,提升中試平臺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引進先進儀器設備,培養專業人才,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試服務機構。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展中試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強對國際技術標準的研究和跟蹤,及時掌握國際技術標準的最新動態,鼓勵我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提升我國在國際技術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加強國內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推動國內外標準的互認與對接,打破"標準化鴻溝"。建立健全質量激勵機制,對注重質量提升、追求卓越的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和獎勵,加強質量監管和執法力度,打擊低質低價競爭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轉自:中國電子報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
- 就業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