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投資:“兩重”“兩新”支撐穩增長
2025/3/11 9:05:4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賽迪智庫工業投資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4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穩增長、穩投資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投資實現超預期增長,2024年1-10月同比增長12.3%賽迪智庫工業投資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4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穩增長、穩投資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投資實現超預期增長,2024年1-10月同比增長12.3%,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8.9個百分點,成為投資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展望2025年,隨著一攬子刺激政策的不斷落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有望帶動工業投資平穩增長。
兩大領域有望成為工業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一)從整體看,2025年工業投資將延續向好態勢
自2024年以來,隨著“兩重”建設(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和“兩新”工作(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政策的持續發力,我國工業投資實現超預期增長。2024年1-10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3%,分別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增速高8.9個、8.0個百分點,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達到128.8%,位居歷史次高水平。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達到75.1%,位居歷史最高水平;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4%,比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高11.7個百分點,帶動作用顯著。
展望2025年,我國工業投資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從需求端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正在全面落地見效,伴隨宏觀刺激政策進一步系統集成、精準發力,內需市場有望觸底回升、持續修復,帶動工業品需求提升、生產提速,進而提高企業市場預期與投資意愿。從供給端看,自2024年以來金融機構對工業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增加,體現在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設備更新改造相關財稅金融政策不斷釋放,2024年前三季度,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達到2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比其他貸款高7.5個百分點,2024年前三季度增加2.45萬億元;加之自2024年以來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我國工業企業融資環境持續優化,將支撐工業投資穩增長。
(二)從行業看,2025年居民消費品、綠色化改造將成為工業投資新增長點
2024年1-10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對制造業投資貢獻率降至43.0%。原材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投資持續回升。2024年1-10月,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比上年同期高5.0個百分點,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速為8.1%,比上年同期高28.8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0%,位居四大行業之首,對制造業投資貢獻率達到30.8%,比上年同期高24.5個百分點。
展望2025年,兩大領域有望成為工業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一是居民消費品領域,自2024年以來,在“兩新”方面已經推動各方面出臺實施細則近300項,重點支持汽車、家電、家居3大類重點產品,帶動2024年10月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同比增長近40%,受此影響,2024年1-10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9.5%,拉動工業投資增長3.1個百分點,2025年伴隨著“兩新”政策的持續優化和深入落實,將帶動投資持續快速增長。二是綠色化改造領域,我國工業領域能源消費占總量的2/3左右,碳排放占七成左右,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在鋼鐵、有色等高耗能行業穩增長方案政策推動下,疊加設備更新綠色裝備推廣行動中提出的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升級、應用固廢處理和節水設備三大設備更新領域,明年綠色化改造投資有望持續攀高。
(三)從區域看,2025年中西部地區有望強勢引領全國投資增速
2024年1-10月,江蘇、山東、廣東、四川等東部、西部工業大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8%,比全國整體水平高1.5個百分點,占全國工業投資的比重超過50%,有力支撐全國工業投資穩增長。中部地區工業投資增速領跑全國,2024年1-10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8%,比上年同期高9.5個百分點,其中河南連續4個月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長。
展望2025年,東部地區持續受土地、能耗等趨于飽和的影響,工業投資將持續放緩。但東部地區產業基礎好、發展環境優,仍是投資重點地區,將持續發揮工業投資壓艙石的作用。通過數年產業轉移,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和發展環境相對完善,承接產業轉移更強、企業投資熱情更高,2025年有望延續2024年領跑態勢。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背景下,東北地區工業投資有望觸底反彈實現平穩增長。
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臺主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一)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提高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比例,優化貼息方式,采用貼息資金先預撥、后結算的方式,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制造業稅率水平,沿著增值稅三檔并兩檔方向,推動制造業增值稅率降為11%。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參照集成電路企業和工業母機企業,按照120%標準予以扣除。擴大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范圍,進一步探索并加大數字化轉型設備更新支持力度。
(二)創新金融支持模式
支持金融機構對制造業貸款實行差別化考核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安排利率、信貸規模和授信期限。加強對制造業信用信息的挖掘運用,增強信用貸款投放,降低對質押物的依賴。探索企業貸款還款方式創新,推廣還款期限拉長、額度循環、臨時額度、年度審查、化整為零等還款方式,或通過轉貸基金、一日轉貸承諾等形式縮減融資鏈條。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制定出臺貸款貼息、綜合成本費用補貼、風險補償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支持政策。細化制造業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制定各流程環節的盡職認定標準和免責情形。
(三)釋放消費市場潛力
探索建立覆蓋全國的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推進供需有效、精準對接、集中采購。鼓勵汽車消費,階段性放開或增加各限購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指標供應。研究對個人新能源汽車消費貸款、家庭裝修貸款等,比照房貸、房租的個稅抵扣形式實施個稅抵扣政策。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等主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提振消費市場信心。強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基建、新能源、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提升機械、建材、光伏、醫藥、醫療器械等產品市場份額。
(四)強化要素供給保障
增強能源消費總量指標管理彈性,允許新增能耗指標跨年度統籌使用。優化“兩高”項目界定標準,實施以能耗、排放等指標為標準的差異化分級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定工業用地紅線,工業用地占比不低于當地制造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保障制造業重點項目用地需求。研究設立先進制造業發展國家專項土地指標,對先進制造業重大投資項目由國家配置用地指標。培育遴選一批綜合服務商,為企業量身定制科學合理的技術改造方案,開展設備兼容調試、互聯集成等技術服務。
轉自:中國電子報
- 上一篇:具身智能如何走向未來?
- 下一篇:風機事故引關注 多方積極應對安全挑戰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就業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