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興產業用電量增長強勁 電力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2024/10/29 14:49:46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16日,《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4》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4》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我國新興產業用電量增長強勁,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總體位居國際前列。 隨7月16日,《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4》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4》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我國新興產業用電量增長強勁,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總體位居國際前列。
隨著我國電能利用技術不斷進步,更多終端消費向電力消費轉移。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28%,相比十年前增加了6.7個百分點。電力消費結構也在持續優化,目前,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3%,超過制造業整體用電增長水平。
下一步,我國將持續推動工業、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電能替代,增強電動汽車充電服務保障能力。爭取到2025年,終端電氣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
我國加快推進煤電低碳化改造
16日發布的報告還顯示,傳統煤電行業也正在加快低碳化改造,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報告顯示,我國實施煤電煤耗改造、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下降明顯。2023年,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供電標準煤耗302克/千瓦時,十年來累計下降了近20克/千瓦時。未來三年,新增煤電重點圍繞大型新能源基地、主要負荷中心、電網重要節點,統籌資源、科學確定并優化調整煤電項目布局。存量煤電機組通過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實現向清潔、高效、靈活轉型,以最小體量發揮最大的靈活性調節、慣性支撐和供熱保障能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鼓勵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聯營,優先支持在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經濟基礎較好、地質條件適宜的地區實施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根據《方案》到2025年,相關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煤電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到2027年,相關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煤電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
203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有望實現翻番
煤電低碳改造,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專家預測,203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有望實現翻番。
我國電源結構持續優化,形成了煤電、氣電、核電、水電和新能源發電的電力多元供應體系。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突破3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三分之一,較2013年增長了近兩倍,人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000千瓦時。
新能源裝機規模增長迅速的同時,新型儲能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長。未來,我國將繼續推動新型儲能技術應用,進一步加強壓縮空氣、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的應用,更好滿足系統調節需求。
國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堅持集中式、分布式并舉,陸上、海上并重,進一步推動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實現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協同,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加快實現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
轉自: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