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出臺18條政策措施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2020/6/4 9:09: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3日,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博城舉行,會上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從構建開放型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大力推6月3日,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博城舉行,會上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從構建開放型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大力推進特色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建設等18條政策措施,推動成都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要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按照“一核四區”空間布局,推動成都科學城與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聯動發展,輻射帶動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
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生命科學、量子信息、腦科學等領域,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籌建天府實驗室,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規劃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引領技術創新平臺等重大創新平臺,大力開展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創造新技術、轉化新成果、孵化新業態、發展新經濟,打造創新驅動動力源、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構建開放型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支持建設集成研發設計、金融服務、供應鏈保障等功能性服務平臺,按照平目項目的30%,給予最高300萬一次性補助。實施重點產業專利導航計劃,支持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給予最高300萬資助。
加快工業互聯網和城市物聯網平臺建設,加快建設5G引領的雙千兆寬帶城市,2020年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城區、產業功能區、重點景區5G網絡基本覆蓋,推動實現全域規模應用。
推進特色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建設,規劃建設行業大數據中心、通用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現代數字城市底座等新興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算力+算法+數據+應用”服務共享共用,在新經濟、電子信息、文博文創等領域打造業態鮮明、功能突出的產業功能區。
高水平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支持大學在蓉創辦專業學院培訓基地,并鼓勵企業創辦研發機構。支持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按照“一事一議”給予綜合支持。
成都將支持建設“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支持實驗室圍繞生產生活、城市治理等領域,開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的場景實測,商業模型驗證,市場前景評估。對承擔“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項目的企業,根據股權融資、市場訂單、營收規模等績效目標分階段給予項目成本15%、最高200萬元資助。對經實驗室驗證成功的應用場景項目,納入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目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示范建設,打造創新應用標桿。
此外,成都還將持續推出1000個新經濟新產品(服務)。建立創新產品政府購買制度,支持政府重點工程、政府投資項目及國有投資項目采購使用創新產品。對獲得重大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等認定的產品,分別給予生產企業、應用企業最高300萬元補助。建立創新產品交易平臺,按照包容審慎的原則構建創新產品(服務)推廣應用新通道,促進創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和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
持續提高財政科技投入。成都明確將財政科技投入納入各級財政重點保障范圍,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確保財政科技投入3年內翻一番。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激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去到的科技投入體系。加強向上爭取,強化資金統籌使用,重點保障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方面。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